存有正面思維,不必進廟宇或教堂,都可吸引天地間的力量 張哲嘉
第一次到泰國向四面佛祈求,心無旁騖,虔誠無比,所思所念都在我所希望的事情上,也認為四面佛「一定」聽得到、「一定」感受得到、也「一定」願意百分百支持我的心願,毫不質疑。我跟四面佛溝通時過於專注,聽不見周遭的聲音,只聽得到自己的獨白,感覺不到人群走動,只有我一人存在於天地之間,當下只剩我跟四面佛,我的身體像座空谷,我的祈願獨白在身體裏迴盪,最後連身體也沒了,只剩意念。
一睜開眼,才突然感覺我整個臉都是汗水,衣服也被汗水浸濕。而且,還流了鼻血。可能是曼谷真的很熱,可能是我喝多了椰子水,也可能我剛剛把專注力都放在眉心上。
結果,真的很神,我所希望的,沒有一樣不實現,不過是實現的快慢而已。之後我常想,真有那麼神嗎?四面佛真有來幫忙我,還是我那股埋藏於心的念力夠大,夠強烈,或只是時機點的問題?
這是個我解不開的謎。
嘗到甜頭之後,只要到曼谷,我都會到四面佛那邊向祂問安,從飯店到四面佛的路上想著:「我現在還想要些什麼?還渴望什麼?待會兒可以求求看。」說也奇怪,往後我許的願,實現的機率很低很低。同樣的四面佛,同樣的許願人,怎會有所應,有所不應?
四面佛就在曼谷捷運附近,站在捷運往下看,正好可以看到所有在四面佛前的人。有些人真的就像進香團,錦上添花,蜻蜓點水,有些人則非常專注,專注到你不過是個旁觀者,都會受感動,都會感覺到有股強烈的生命力在跟神明溝通,希望讓自己往更好的地方去。
我突然明白,眼前這些人,不就是我第一次跟後面幾次去參拜的對照嗎?
我的生活愈來愈順遂,真正所求的不多,願望嘛,也變成附帶而非絕對必要的。人身無分文的時候,希望有一萬塊錢的慾望,絕對比身上不缺錢,同樣也希望有一萬塊錢的人來得強烈和具體。我之後到四面佛那邊,都沒有第一次那種「背水一戰」的專注和投入,只是抱著買樂透的心情去,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在四面佛前散發出來的意念,已決定了那個願望能否實現。
後來,因為一些生命經驗,我發現跟神明溝通其實是靠意念,而不是靠言語。你得要把自己的意念調到跟神明一樣,才有可能達到溝通或祈求的過程。然後,進一步吸引你想要的力量或結果,進來你的生命。
這很像我們所說的「頻率」,很像老祖宗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廣播頻率調對了,才能收到你想聽到的電台。人與人的頻率對了,才可能變成「麻吉」。
不僅是泰國的四面佛,所有我們認為靈驗的廟宇,都是一樣的。因為那裏聚集了眾人對美好事物的「唯一念頭」,去到廟宇的人的心裏,都認為這間廟宇很靈驗,很準。於是,拿香閉眼的剎那,你的頻率早就連上好的那個吸引力,不管你所求為何,成功的機率當然很大。因此,那些靈驗的廟宇,就會不斷累積「相信一定會靈驗」的人前來,正面的力量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往後,進去這些廟宇的人,就很難不感受到它的靈感。
當然,不只是廟宇,連教堂也是一樣。當每個人放下重擔,放下生活一切的瑣事煩惱,來到天父的面前,閉眼握拳低頭,你很難不感受到那股神聖無比,且至高無上的力量在心裏流竄。一個人吸引一股正面的力量朝向你來,當裏頭有五百個人吸引來五百倍強度的正面力量,人的精神層次在那一剎那都會立即提昇,往最接近天堂的那個點邁進。
台灣民間社會的一些活動,如放天燈、普渡、梁皇寶懺等,其實都是透過某種活動或儀式,引發或強化某種意念,再把眾人的意念轉化成唯一良善的力量,達到有形或無形的目的。
說穿了,這些活動就是延伸「心想事成」的概念。你想祈福??放個天燈吧,當你把願望寫在天燈上,慢慢點燃你的天燈,看著天燈緩緩飛上天去,你心裏滿溢著幸福的感受,一份對你願望會實現的意念;你希望生意興隆,希望來年順利,你準備豐盛的菜肴,準備普渡所有看不到的好兄弟,你的心念頓時開闊起來,當下沒有人我之分,沒有陰陽之隔,心念至此,想要招攬好生意好生活,就容易多了。
如果我們仔細體會一些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活動或儀式,都有可能發現「心想事成」的意涵。
以前我不明白,可我現在比較明白,也能漸漸地體會,為什麼佛法會說「萬法唯心造」,為什麼證嚴法師會說「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為什麼基督徒要邀請上帝進入他們的心,進入他們的生活?
既然「心想」可以「事成」,如磁石能吸引所思所念的事物,能創造出無形的力量,我們怎能不去照顧自己的心念?怎能不善用「心想事成」的原則,進而吸引或創造正面、積極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只是在特定的活動或者儀式上才存有正面的念頭,而能在每一天都保有正面的思維,不必進入廟宇或教堂,都能吸引天地間正面的力量,豈不是件很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