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家戶所得資料及民間房仲業的房價資料,近五年來,全台家戶可支配所得除台北市外,都呈現負成長,但全台大都會區的房價,平均單價卻漲了十六%;而台北市五年房價漲幅達四十四%,家戶可支配所得卻僅成長○.八%,民眾購屋的壓力越來越大。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民國一百年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台北市一二九.九萬元、新北市八十九.四萬元、桃園縣九十一.五萬元、新竹市一一八.五萬元、台中市九十四.七萬元、高雄市九十七.二萬元;和九十六年相比,只有台北市是正成長○.八%,其他都會區均為負成長。
另根據有巢氏房屋調查,從九十六年以來的五年間,上述六大都會區房價平均上漲十六%,其中,台北市漲四十四.二%最高,其他都會區也有十六.二%至卅二.五%的漲幅;顯示相對於房價的上漲速度,家庭收支遠遠趕不上。
有巢氏房屋北區發言人劉炳耀表示,以六大都會區近五年購屋所得比變化狀況觀察,可發現北市由九十六年的八.六倍,增加到一百年的十二.四倍,平均購屋總價則由一一一三萬,增加至一六○五萬;五年來北市購屋負擔約增加四九二萬,新北市增加一八六萬,其他四大都會區增加金額則在一百萬元以內,大台北地區增幅高於其他都會區。
劉炳耀認為,過高的房價勢必排擠消費、生活、教育等費用支出,長期來看,不利經濟長遠發展,若經濟、國民所得等遲遲無法趕上房價漲幅,房市長期走空隱憂仍在。
劉炳耀也分析,奢侈稅後,房市買氣不振,在「量先價行」的態勢下,下半年房價下跌的可能性升高,且近期全球股市動盪,再加上政府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不盡理想,未來房市景氣也將受到波及,因此,建議目前屋主應考量本身實際經濟狀況及房屋地段條件,趁目前房市仍屬高檔之際,適度獲利了結或轉換成更保值地段,以防未來經濟成長若不如預期,房價走跌所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