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轉貼] 巴別塔的詛咒?

巴別塔的詛咒?

不久前,我與一位資深的技術長聊天,聽他說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故事。

他服務的工廠,有一陣子人手嚴重不足,幾次透過人資單位請求老闆多聘幾名員工,都遭老闆拒絕。眼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他親自面見老闆,向老闆提出:「我們部門需要擴編。」

老闆頭也不抬:「憑什麼?」

技術長很想說:「人力資源短絀,將導致專案執行效率不彰,削弱市場競爭力,讓對手有機可乘,威脅公司在業界的地位,壓抑公司的長期發展。」偏偏老闆只有小學程度,一輩子與工廠生產線為伍,旁的一問三不知。技術長若自顧自念一堆企業管理相關咒語,無異對牛彈琴。

念頭一轉,技術長採用了另一種版本的說帖:「倘若工廠產能滿載,公司卻又接到新的訂單,找不到任何閒置的機器來加工,該怎麼辦?」

「還用說?當然是再購買新的機器!」老闆一副「這麼簡單也要問」的表情。

「這不就是了嗎?」技術長順水推舟:「現在我們部門就像個產能滿載的工廠,每臺機器都運轉到極限,業務接了新的案子回來,大家都沒有餘力去處理,生產力停滯、交不出貨,惹毛了下單的客戶,公司不就白白錯失賺錢的機會?」

他這麼一說,老闆聽懂了,馬上同意加聘人手。談判順利的關鍵,在於技術長靈活運用了能讓老闆產生共鳴的語言。

國父孫中山曾在《三民主義》中提出,國力要興旺,首要之務便是「發展交通,統一語言」。語言統一力量之強大,從舊約《聖經》中關於「巴別塔」的描述可見一斑。

<創世紀>十一章九節記載,上古時期的人類語言、口音都是一樣,相當團結。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他們試圖興建通往天堂的高塔「巴別塔」。為了避免人類過於自高,耶和華變亂他們的語言口音,並使他們分散各地、各走各的路,興建「巴別塔」的計畫也因而停頓。

渺小的人類,至今仍無法擺脫巴別塔的詛咒。莫說國與國之間語言不通,即使同文同種,不同領域的從業人員也常各操自己的口音雞同鴨講。拿IT技術長來說,除了要精通專業術語,還得應付對IT一竅不通的客戶、同事、老闆,跟他們溝通,又得搬出一套截然不同的語言。若想順利推動資訊相關業務、滿足每個環節關係人的需求,就必須讓大家都聽懂事情的來龍去脈,而非只是賣弄IT專業術語。

人們普遍認為(甚至IT人自己都這麼相信),理工科出身的IT人,語言能力通常乏善可陳。要他們寫程式可以,但論及與人溝通的能力,往往一個頭兩個大。事實上,IT人想在組織中嶄露頭角,「語言能力」比什麼都重要。除了精通程式語言,還得將系統架構、功能轉化成老嫗能解的白話文,讓隔行如隔山的老闆、客戶充分明瞭。換句話說,IT人得具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方能將老闆的期待、工程師的技術與客戶需求緊密拉在一塊兒。上述故事中的技術長,便是藉由正確的語言,讓老闆、自己和客戶的問題同時得到解決,創造多贏的局面。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創造多贏的「語言能力」?

IT人必須跳脫固有的「技術至上」思維,將自己的地位提升至管理層面,培養出以企業經營管理為基礎的清晰邏輯,畢竟經營管理才是企業主管之間的共通語言。除此之外,還要鍛鍊靈活的溝通能力,分辨與誰交談當用何種語言,透過聰明的包裝,讓老闆即使不懂程式語言,也能靠它賺錢;讓客戶即使不懂程式語言,也能享受到程式語言帶來的最大價值。打破巴別塔的詛咒,IT人,你可以是最好的示範!

作者簡介:
曹承礎─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
美國伊利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曾擔任臺大EMBA執行長與 Global MBA總召集人,及臺大資訊管理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From: ithome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