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保健錦囊》退化性關節炎 好發於承受體重關節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保健錦囊》退化性關節炎 好發於承受體重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會有骨刺增生,大多在關節邊緣或軟骨下方形成。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展弘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骨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持續性的疾病。可能一段時間沒活動關節就會顯得僵硬,甚至出現聲響。

中醫師林展弘表示,退化性關節炎臨床症狀都發生在病變的關節,多數發生在承受體重的關節(如頸、腰、髖、膝部,以膝關節多見)或是手指末端指節。主要表現為關節的疼痛及活動受限,其症狀在休息後得到緩解,但是只要關節再度承受負荷,或開始做活動時就會感到不適。環境溫度的變化也會造成疼痛,一段時間沒有活動關節就會顯得僵硬,甚至出現聲響。


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因素相當多,如體重,姿勢是否正確與關節是否穩定,還有細微創傷等都會對關節病變造成影響,其中以疾病與年紀因素為多見。因生理的老化及長期的磨損,時而發作時而緩解,在年紀超過50歲的中老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為此病所苦。


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可藉由X光檢查得知,早期症狀為鈍痛或酸痛,上下階梯疼痛較劇,休息後關節僵硬;關節活動時會有響聲;剛起床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為緩解。如出現症狀後不妥善治療,將造成關節軟骨裂縫,之後變薄、消失,引發關節裸露、骨刺形成、骨髓腔黏液化,而發展造成囊腫,還有骨骼結構異常,便容易發生骨折。


林展弘表示,挑重物、爬山、上下樓梯、久蹲等動作,都會加重關節的負荷與磨損,特別對膝關節影響尤甚,有損傷後長期做上述動作會造成軟骨或骨骼病變。中醫用藥可方住促進經絡氣血運行通暢。


林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屬中醫的「痺症」範疇。中醫認為,病因病機包括:外傷勞損;還有肝腎不足,精氣虛弱,筋脈失養;以及風寒濕邪流注經絡,使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辨證用藥上,針對「氣血瘀滯」問題,多可見有外傷病史,關節活動不利,過度負荷則疼痛加劇,舌紫暗,脈濇。治療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林醫師表示,還有「虛損勞傷」問題,常見平常就元氣不足,肝腎虧虛,起病緩慢,反覆發作,時輕時重,常因天氣變化,勞累而發作,伴有腰膝痠軟,舌淡,脈細弱或沈細;可用三痺湯加減調理。


另外,針對「寒凝濕滯」問題者,常見因勞損再感風寒濕邪,使得關節疼痛持續,寒凝偏重則喜溫熱,濕滯偏重則關節重著麻木,舌淡,苔白,脈緊。治療應配合燥濕袪風、活血通絡,可用複方五加皮湯;含五加皮、秦艽、蒼朮、狶薟草、桑寄生、羌活、獨活、桂枝、防己、當歸、川芎、紅花。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加重,應注意強化軟組織。中醫師林展弘表示,預防之道包括,應降低體重對關節的負荷。也應減少負重的運動,如搬重物、久蹲、登山、上下樓梯等。可選擇如遊泳、散步。還有,做些自我保健動作,採坐姿、平躺做各種關節的伸展彎曲和肌肉運動,可強化關節周圍軟組織,防止老化。


食療選擇上部分,林醫師表示,防病勝於治病,從平常飲食即可做到,可多吃膳魚、鰻魚、薏米、櫻桃、菱角等,有袪風濕、蠲痺痛作用。藥膳茶飲方部分,醫師建議,可選擇「薏米粥」;準備薏米150克磨粉,水500毫升先煮開後,再緩緩加入薏米粉,煮成粥狀即成,可經常食用。


還有「附子杜仲酒」;準備杜仲50克、仙靈脾15克、獨活25克、牛膝25克、附子30克均碾成粗末,以酒2斤浸之,經7天後即可飲用,每天三次,每次10毫升。有溫裡散寒、逐風濕、補腎壯筋骨作用。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