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一陣絞痛 啊!腸子也會中風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一陣絞痛 啊!腸子也會中風


急性腸繫膜缺血是由於支配小腸的上腸繫膜動脈或下腸繫膜動脈的血流快速喪失,最常造成的原因是血管栓塞,嚴重會導致小腸壞死、阻塞及死亡。

可能發生中風的部位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腸子也會中風!三總急診部日前接到的一位年約60歲的大學教師,在上課時,突然感到肚子異常疼痛,趕緊就醫,經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病患的上腸繫膜動脈有一長段的栓塞,為急性缺血性腸病變、俗稱「腸中風」。
病患突然肚子痛為「腸中風」前期的腸絞痛,醫師表示,如果再晚一點就醫,極可能因為腸繫膜動脈完全阻塞,造成腸缺血壞死,嚴重時,可能引發腹膜炎,導致死亡。

三總急診部主治醫師陳穎信表示,這名病患過去雖然有攝護腺肥大病史,也動過腹股溝疝氣手術,但均與腸中風無關,加上病患本身亦無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平時不抽菸,也不喝酒,因此研判病患可能因為年紀大,血管彈性較差,加上天氣冷,造成上腸繫膜動脈收縮,進而引發腸中風。
急性腸繫膜缺血主要是因為支配小腸的上腸繫膜動脈或下腸繫膜動脈的血流快速喪失,最常造成的原因是血管栓塞,嚴重會導致小腸壞死、阻塞及死亡;陳穎信指出,急性腸繫膜缺血的臨床狀況表現包括突發性的肚臍周圍疼痛,如果已經進展至腸阻塞時,則會有腹膜炎的現象,不過,也有可能症狀不典型或是不明顯,往往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陳穎信表示,如果在腸壞死前,沒有立即診斷出來,死亡率甚至高達9成,因此早期診斷相當重要,目前杜普勒超音波、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可輔助診斷,但仍以腸繫膜血管攝影是診斷利器。幸好這名病患在腸中風前期,尚未進展至腸阻塞壞死前,就被診斷出來,沒有造成後續的併發症,經給予抗凝血劑治療5天後,狀況良好出院。

陳穎信表示,腸中風是可以預防的,要像預防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平日少油、多蔬果,少吃動物性脂肪,不暴飲暴食,戒菸、少酒,控制體重,適度體力活動,如果近期經常自覺飯後腹脹、隱痛及不適,服用消化藥無效,且反覆發生,體重下降,就應即時到醫院就診。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