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健康] 攝護腺腫瘤指數 正確解讀很重要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攝護腺腫瘤指數 正確解讀很重要

文/林楷程

近幾年時興健康檢查,還分很多不同的套餐,從基本型的血液及生化分析,到高階的影像或鏡檢都有,其中有一項特殊的檢驗項目叫做「腫瘤指數」,號稱能提早得知腫瘤發生,提早接受治療。

但「腫瘤指數」並不如大家所希望的那麼神通廣大,甚至反而因為過度的檢驗造成恐慌及焦慮。其實絕大多數腫瘤指數的臨床應用在「治療後的追蹤」,而不是「篩檢」,現今檢驗中,較能提早警示的項目,僅有AFP(用於篩檢肝癌)及PSA(用於篩檢前列腺癌)這兩項而已。

PSA的全名是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定抗原),被列為腫瘤指數。不過,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年齡大於40歲、甚至射精後也都會使PSA上升,所以正確解讀此數據很重要。

目前常用的標準值正常是小於4ng/ml,如果檢驗值大於10ng/ml,則陽性預測值高達50%,也就是說,PSA大於10ng/ml,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患有前列腺癌。

真正讓人困擾的是介於4至10ng/ml的檢驗值,不少人拿著PSA值稍稍高於4ng/ml的報告到門診詢問要不要切片?問題是男性在中老年後,至少3成以上會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此現象就會讓PSA上升,干擾癌症指數判讀,而這個區間的陽性預測值約為20%至30%,說高不高,說低不低,要進一步確診就必須要做前列腺切片,病人需面對疼痛及出血問題,但依目前醫學上的認知,還是建議執行切片檢查。

簡而言之,大於正常值4ng/ml目前都建議進行經直腸超音波導引切片檢查。

難道只要PSA小於4ng/ml就放心了嗎?其實並不是!還要注意上升速度,每年上升速度大於0.35ng/ml的增加就很可能要考慮接受切片檢查。

因此即使PSA在眾多腫瘤指數中已經算是較有預測能力的指數,但因干擾因子很多,甚至服用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本身就會因為有抗男性荷爾蒙的成份而降低PSA,所以不能完全依賴數字來判斷。

建議年紀若超過50歲,可以每年接受肛門指診及PSA檢驗綜合判斷,是目前比較公認的篩檢方式。(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總醫師)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