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頭痛之中西醫觀點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頭痛之中西醫觀點

頭痛是一項困擾,可能影響學生的課業,也會降低工作效率,有些患者甚至反覆頭痛達幾十年。若要詳細談論與頭痛相關的各種疾病及治療方式,將會是一部鉅作,本文嘗試以中西醫學的觀點,簡單答覆門診常見的問題。

※為什麼頭會痛?

不少患者談到頭痛,以非常擔心的語氣詢問:「我會不會是腦部裡面長了什麼東西?」一般民眾容易把長久未癒的頭痛連想到「腦瘤」,但實際上,腦瘤多半合併其他症狀,例如抽搐、一側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眼球或瞳孔的異常…等神經學的表現,很少單純以頭痛症狀來表現。
可能引發頭痛的原因相當多,少數人可能有明確的病因,例如頭部撞擊。腦膜炎常引發頭痛,感冒期間也可能頭痛,近視缺乏適當度數鏡片矯正也會頭痛。有的人是偏頭痛,可能遺傳自父親或母親。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工作過度、睡眠不足,或者少吃一餐而頭痛。
真正有身體實質病因的人,大概小於頭痛患者的百分之一。

※什麼是偏頭痛?

「偏頭痛」在女生的發病率高於男生三倍左右,症狀除了頭痛之外,還合併噁心、嘔吐、怕光、怕吵。並非半側頭痛才是偏頭痛,頭痛符合需要休息、怕光、噁心三者其中只要有兩個,就有可能是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體質引起的頭痛,主要原因來自遺傳。父母雙方若有頭痛,小孩發作的機率高達 60 %到 80 %,而且心理因素會加劇頭痛。至於是頭痛引發情緒問題?還是情緒引發頭痛問題?目前仍無定論。幾乎 60% 的偏頭痛病人有家族遺傳。
緊縮型頭痛最近亦被認為與遺傳有關,而偏頭痛與緊縮型頭痛幾乎佔了頭痛的百分之九十。

※何時需立刻就醫?

如果有下列情況的其中一項,很可能不是單純的頭痛,需要及早作進一步診斷與適當處置,不宜自行服用止痛藥。
•  任何突發性嚴重的頭痛。
•  頭痛伴隨抽筋的現象。
•  頭痛伴隨有發燒的現象。
•  頭痛伴隨神智不清。
•  頭痛伴隨昏迷。
•  頭部外傷以後的疼痛。
•  以前不頭痛,現在突然發生的頭痛。
•  以前有頭痛,但現在的型態改變。
•  在咳嗽、用力或彎腰的時候,頭痛增加。
•  頭痛導致半夜醒來。
•  頭痛伴隨著眼睛或耳朵的疼痛。
•  頭痛伴隨著頸部僵硬。


※醫師如何診斷病因?

何時開始發生頭痛?有無外傷?以及頭痛發生的頻度、持續時間、部位、性質(鈍痛、刺痛、抽痛)、是否合併其他症狀?,這些問診資訊可以作診斷的初步參考。
神經學檢查是很重要的診斷依據,在門診即可進行,包括眼球活動、眨眼反射、瞳孔大小與照光反應、臉部與口舌肌肉活動等方面,評估腦神經功能是否異常,由雙手快速交替動作及走路的步態可以評估小腦功能,由四肢肌力與深部跟腱反射可以判斷大腦皮質與週邊神經的功能。以上檢查如果每項都正常,大致可以排除腦實質的病灶。

※什麼情況需要儀器檢查?

受到頭痛困擾的人,多半會要求醫師安排一些檢查,有的人甚至希望作電腦斷層掃描,實際上只有極少數的頭痛患者真正需要。
經由病史詢問及神經學檢查,若有明顯異樣,可初步推論腦部某一區塊的問題,視病情需要而選擇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檢查。
少數患者在神經學檢查並無發現異常,但因頭痛病程很長,或者痛的型態比較特別,醫師在這種情況可能會考慮先作腦波檢查,若腦波異常才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中醫對頭痛的看法怎樣?

傳統醫學講究五臟六腑之間的和諧,對於頭痛的種類,分為外感頭痛及內傷頭痛,外感又分為風寒、風熱、溼邪等證型,內傷則區分氣虛、血虛、肝火、寒厥、痰濁等證。
中醫的問診與西醫不同,除了頭痛以外,還會詢問全身包括口乾口渴、怕冷或怕熱、是否易出汗、飲食、大小便……等情況,並觀察舌部變化,配合把脈,作綜合判斷,分析身體的寒熱虛實,辨證論治,選擇適合個人之用藥。限於文章篇幅,在此不詳述各種證型的處方用藥,若有頭痛,宜由中醫師診斷處方。

※中西藥療效的比較?

在頭痛急性發作時,服用西藥可以快速緩解頭痛,通常可在二三十分鐘內得到改善。
中藥在辨證準確的情況,有時也能快速發揮效果,未必比西藥慢。一般而言,對於慢性的頭痛,中藥能調理體質,減少頭痛次數,緩和痛的強度,有預防之作用。

※平常怎麼作保健?

生活型態不正常與頭痛的發生有高度關聯,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三餐定時定量,安排適當休閒活動,減少心理壓力,調和情緒,對於大多數頭痛患者而言,都能減輕頭部的不舒適感覺。柔和的音樂,有助身心放鬆,穴位按摩也能預防與減輕頭痛。

※穴位按摩如何做?

穴位的針灸,可以治療頭痛。平時也可用手指自行在穴位按摩,雖然效果不及針灸,但對於頭痛或多或少會有改善。
合谷穴又名虎口,在大拇指與食指交叉處,左手右手皆可以按摩,當頭痛已發生、未發生都可進行,能有效減輕頭痛。
印堂穴,在兩眉頭的中間。按摩時,手指施力的方向可以與穴道垂直,也可以將印堂穴的皮膚往上提起捏住再放鬆,或以手指的腹面直接在印堂上敲打。
風池穴,在後頸部與髮際交接處,左右對稱,各有一個大凹窩。自我按摩的時,可將手掌靠在後腦杓上面,大拇指與食指向下,所到之處剛好可以按摩到這兩個穴道。如果由別人代勞的話,可以將手掌靠在後頸部那條大肌肉上,大拇指與食指向上,所到之處剛好可以按摩到這兩個穴道。

※總結

無論中藥或西藥,能夠少吃、不吃是最好的。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調適心情、紓解壓力,能預防頭痛於無形。
當頭痛的表現方式不尋常,應儘早求醫。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