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尼特族 就是不上工

尼特族 就是不上工

金融海嘯時,是人求事,隨著景氣好轉,廠商徵不到人,形成事求人,但彰化就業服務站發現,一些不就業的「尼特族」,卻不改其志,還是存心賴著父母養,令就服人員十分感慨。

 

彰化就業服務站主任張芳惠說,在金融海嘯時,每人只有0.7到0.8個工作,就服站塞滿找工作的人,景氣好轉後,反而廠商找就服站要人,每人有1.2到1.3個工作,但台灣整體失業率卻仍高過5%。

 

張芳惠分析,景氣大好仍有人失業,可能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廠商存著寧缺勿濫心態,才無法媒合,但其中則有不少是「尼特族」,不管景氣好壞,就是不上工。

 

所謂的尼特族(NEET),最早使用於英國,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 就服員最近輔導一對不到30歲的兄弟,均已成家生子,因父母開工廠沒有生活壓力,他們不出去工作去,在家也不幫忙,都靠父母養,連孩子的尿布、奶粉錢都由父母打點,父母看不下去,請就服站幫他們找工作,但幾個月來,每次通知他們時,都敷衍說:「已經在找了」,彷彿就坐等著準備接管家中事業。 另有一對擁有數千萬元財產的退休父母,兒子大學畢業5、6年了,還待在家裡當宅男,父母見他無所事事,求助就服站,但他可能排斥工作,也可能是沒有自信,到現在成天在家上網打發時間。

 

反觀,彰化就服站最近來了一名讀大一的工讀生,每天都得輪班,很辛苦地賺學費,但他卻樂在工作地說:「我只要努力兩個月,就夠賺到學費了。」張芳惠說,每次看到他的拚勁,比起一些尼特族,總令她十分感慨。

 

張芳惠說,很多尼特族就是沒有生活壓力,才沒有企圖心,父母不要過於寵溺,應給予適度壓力,同時給予鼓勵,有了自信,才能跨出第一步,而尼特族的心態也要調整,勇敢地走出家裡,脫離父母羽翼,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標。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