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的可能原因很多,美國免疫過敏中西醫研究所教授梁智鈞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咽鼓管組塞、前庭神經炎屬於耳部疾病引發頭暈;而眼睛異常如斜視、未矯正的遠視、近視,甚至青光眼也會引起頭暈。
梁智鈞提醒,藥物、頭部外傷也常引起頭暈,因此需就醫進行鑑別診斷才能了解病因。他說,部分降壓藥、抗生素、心病藥物、糖尿病藥物常引發眩暈症狀,服藥時須多加留意部分民眾懷疑頭暈與貧血或高血壓、低血壓有關。臨床醫師指出,部分高血壓患者眩暈時,常合併頸部的僵硬或肢體的麻木,但通常血壓異常、貧血造成的頭暈,休息一下可暫時緩解。
若轉頭時眩暈加重,則通常不是血壓問題,醫師指出,內耳異常引起頭暈的患者通常不太敢轉頭,轉頭動作較大就會暈頭轉向。
眩暈發生的原因從單純的貧血、低血壓、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系統血管病、內耳半規管迷路神經病變,甚至腦部腫瘤均有可能;不同的病因治療方向也大不相同,詳細的鑑別診斷仍有必要。
醫師提醒,貧血引起頭暈的輕重從輕微的眩暈到突發性的昏倒皆有可能發生,因為貧血引起腦部缺氧,有時會有突發性昏倒造成頭部外傷的危險,所以不容忽視,貧血婦女月以補氣補血改善至狀。
低血壓亦可能造成眩暈,醫師表示,主要是因血管張力不足,無法將血液供應至頭部,臨床常與貧血同時發生,所引發眩暈的症狀亦與貧血類似,中醫治療上也大致採用補氣補血的方藥,但由於是血動量的缺乏,所以臨床上補氣藥要強於補血藥,飲食原則與貧血相同,但平日應多注意加強運動,利用肌肉的張力幫助血管的收縮,讓血液能抵抗地心引力,供應腦部的所需。
有部分患頭暈目眩者其實是內耳淋巴代謝失調,引發迷路積水症,以致影響平衡;中醫以具利水滲濕,化痰飲功效的方劑,搭配針灸治療,可改善病情。
梁智鈞指出,內耳淋巴代謝失調,引起內耳膜迷路積水膨脹時,就可能出現頭暈目眩的感覺,治療藥方中最常出現的藥材有澤瀉、茯苓、白朮、半夏、生薑等,大都有利水滲濕,化痰飲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來看,醫師指出,內耳膜迷路積水膨脹的病因主要是患者腎氣的虛弱,加上寒溫不調,引發水份的調節失衡而引起,臨床上常用補腎滲濕、驅風散寒之方,如苓桂朮甘湯、等,並合併溫化胃氣、醒腦之半夏白朮天麻湯;生活上應注意血壓的管理,情緒、睡眠、飲食、運動等亦應調整,減少疲累與壓力。
臨床上常用血府逐瘀湯、天麻鉤藤飲、四物湯、知柏地黃丸、龍膽瀉肝湯等方藥,針對不同體質的病患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