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一場驟雨,夾雜著斷續的雷電憾動著燠熱的南臺灣,雖然短暫,卻也稍為疏緩了這仲夏的高溫。躺在我無聊!以後不說沙-發小憩片刻,讓一聲雷鳴給震醒,撐開眼瞳不經意地抬頭望向牆上的日曆〈七月一日〉,頓時!一股錐心之痛直竄五內,此刻方才驚覺時光流逝於無形,的確;浮生有如冰下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晃眼已過了一年,這段時日在生活步調或心靈層面上也做了一些調適,畢竟,生離死別是人生無可避免的過程,只是,此時心底湧入深切的傷懷,有些事物仍然記憶猶新。去年的今天,抱著一顆哀慟的心跪別多桑;七一一水災次日上午在風雨交加中送他老人家最後一程。聽著窗外的雨聲,思緒也隨著時光逆轉,不自覺地翻掀童年的記憶。燃起一根煙走向陽台,透過雨絲朝南方望去,在那朦朧的山巒下,埋藏著太多的往事,只是!如今已成雲煙。
『江川龍藏』是多桑的日文化名,家中成員除了母親之外僅只我這么兒知曉,年少時他經常唱著一首名為『飛翔的鴿子』的童謠,依稀記得這麼一段:跛跛菠,哈舵跛菠….。如今它已成了絕響,此後也將慢慢地淡出記憶的庫房,保留太多記憶將會是撫傷的絆腳石,但!想將它完全抹滅又談何容易。父親鍾愛竹子,兒時的村落名稱以竹字開頭,老家周遭他也種了好幾叢,閒暇時經常看他修剪,不但綠化庭園亦可怡情養性。他曾說:竹者;有節,中空而虛心。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心底,它不只是格言也是父訓。如今,多桑的行止常在我心永不褪色,它是恆久的楷模。
伴著紛雜的思潮走回臥房,從櫃子裡取出一篇舊手稿,當即繕打存檔,以防失落。
鑲在歲月裡的畫像 1995/04/20
利用女兒放春假,返鄉探視年邁的父親,順便也讓她體認幾天鄉野的生活,來個親子溝通與機會教育。滿懷思鄉之情,沿途望著熟悉的影像,只是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順著一路掠過的山川,彷彿置身在過往的歲月裡,心底飄飄然地卻又有幾分悵惘。四月天裡南台灣反常的吹起蕭瑟的落山風,那咻咻的的吼聲像是在對一個長年不歸的遊子嚴厲地斥責。
下得車來進了老厝,發覺屋內空無一人,下意識地直奔後院,但見父親正在那兒專注地澆花、除草。平時他老人家就喜歡養些盆栽,遠遠望著他那佝僂的身影,彎腰拔除盆中的雜草,一付怡然自得的神態已達忘我的境界,此時那忍中斷他的雅興,只得倚在牆邊靜默地觀望,一手摀住小女的嘴示意她不要作聲,免得驚動爺爺。老人家側著身,然而臉龐上歲月刻劃的風霜卻明顯地浮現,忍不住的叫了一聲阿爸,他猛然回頭,乍見那喜悅的神韻表露在蒼老的臉頰上,方才驚覺歲月不饒人,一股感觸湧入心頭,人生百年如流電,絲毫不假。
「了尾仔,要回來也不先通個電話。」他露出得意的笑顏,如今已八十六高齡了,身體還算硬朗,只是!好久,好久沒見到他那和藹慈詳的笑容。記得十七年前母親辭世後就很少看見他那憨厚的笑臉,從此長年鬱鬱寡歡,那陣子他天天守候在母親墳前種花除草,偶爾題詩吟唱,鶼鰈情深之景況如今猶歷歷在目。時光荏苒,晃眼已過十七年,記得他經常吟唱一段古詩:「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挽著父親的手逐步走回客廳,昂首望著牆上那幀他年輕時的照片與對面母親的遺照相互對映,相片雖已泛黃卻清晰依舊‧心底油然生起莫名的感嘆。相片裡他身穿日本警察戎裝,腰繫短刀,威風凜凜,然而時光不曾磋跎,年輕的歲月很快在時光流電中消退。他曾自豪地訴說昔日當差的苦樂,一生中執法嚴明,曾得罪過不少權貴與鄉霸,有次在暗夜裡遭遇狙擊報復,後腦勺明顯的肉疤便是歷史的見證,雖然身體受創他卻不曾後悔。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是他處事的原則,一生當差清廉不阿,縱使臨老兩袖清風也從無怨言,這正是他承襲傳統教化正直無私的表徵。他曾慨歎,此道在今日已逐步式微。
記得童年時家中兒女眾多,全賴她那微薄的薪俸糊口,僧多粥少經濟蕭條不在話下,生活上往往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他時常利用休假在山坡地上種些乾旱作物,而母親除了豢養些許家禽外,也在農忙時節往返鄰村扮演臨時工,賺取些微的酬勞,她由於長年操累而積勞成疾,卻也疏緩了窘困的經濟。對於母親的勞累與付出,父親有著頗深的自責,在舊制禮教的薰陶下,讓我洞悉了父親內心的煎熬與掙扎,那是在我童稚心靈裡刻劃最深的一幕;有次午夜起床小解,月色明亮,在茅屋外第一次見到他佇立木然,眼角含著淚光。
當年社會生活艱辛困頓,各種建設百廢待興,眾多人口想求得溫飽著實煞費周章,然而家庭融洽的氣氛倒也緩和生活拮据的窘態。隨著兒女的逐步成長,清苦的歲月終究熬過頭來,縱使是從粗茶淡飯中成長茁壯,總能體恤父母用心良苦的培育。母親為了家庭耗盡畢生心血,引發宿疾而抱病辭世,是自己內心最深的愧疚與傷痛,唉!人生際遇猶如飄茵落溷。年代更迭,世事遞嬗,為人子女豈可忘卻父母那深厚的恩澤。
望著父親消瘦憔悴的身影,他偶爾抬頭看著母親的遺照,那孤寂的神態,更令人難以捉摸他內心的哀思情懷!真想對他說聲:阿爸,感謝你的培育。當眼神交會時,卻又無言以對,他那祥和的眼神裡傳達出無限關愛的訊息,吐了一口煙,說著:「孩子,緬懷過往是老人家的專利,你目前的責任是好好教育下一代,記得;只管付出,不求回報,這就是人生。」思索半晌,我終於悟得個中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