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北島--哈比人的桃花源
文、圖/張純瑛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抵達紐西蘭的第一個早上,小巴來旅館接我們前往奧克蘭觀光。車子在郊區左拐右彎,一棟棟獨門獨院樸素小巧的房舍宛如美國小鎮風貌。當我正納悶紐西蘭第一大都會何以如此平凡,車子爬上小丘,幹粗葉茂的樹木錯落四布,彼此保持適當距離,近而不緊,呈現疏朗開闊的格局,然而各自撒下的大片綠蔭相互銜接,倒也構成幽婉清涼的森林景象。更教人眼睛一亮的,是山坡上三五成群的白色綿羊低頭吃草,宛如綠地上開出朵朵大百合。早起的人們在林間晨跑,享受星期日的悠閒。那一刻,我知道隨後幾日的紐西蘭之旅不會令我失望,第一大城能有如此靜美祥寧的景致,何況人煙罕至的偏遠僻鄉?
這片森林綠坡,是「奧克蘭之父」康貝爾(John Logan Campbell 1817-1912)於1901年捐出私地成立的Cornwall公園。山頂的獨樹崗(One Tree Hill)埋葬康貝爾。墳上豎立一座埃及式方尖碑,前面的毛利戰士銅像,乃是遵康貝爾遺囑向原住民毛利人致敬。
蔚藍海面 白帆如星
林木幽靜讓遠客初度臣服於奧克蘭的秀色,堡壘觀景點(Bastion Point Lookout)則以蔚藍海景,再度贏得遠客的衷心禮讚。崗上一無遮蔽的大片草坡為遊人提供居高臨下的視野。從左側奧克蘭高樓破空的都會景觀,視線往右挪轉,如小鳥出籠奔向海闊天空,大小島嶼是悠然停棲的落腳點。島嶼安穩不動,對照海上白色風帆和穹蒼浮雲的移動,形成動靜皆宜的一幅天地大銀幕鉅片。
腳下的Hauraki灣 和Waitemata 港一覽無遺,難怪早年為政府徵用做為軍事瞭望台。當地還有一座繁花簇擁噴泉的花園,紀念第一位工黨總理Michael Joseph Savage(1872 -1940) 。
奧克蘭雅稱「帆城」(City of Sails),海港總見白帆星羅棋佈。居民擁有休閒船隻的比例為全球之冠,平均每三戶人家即有一艘遊艇或帆船。2000年和2003年美國盃帆船賽即在奧克蘭海域舉行,衛冕隊都是紐西蘭。
紐西蘭分為南北兩大島。奧克蘭位於北島最狹窄的中央位置,左依塔斯曼海,右傍太平洋。海與洋距離之近,幾乎聲氣相通。東南與西北皆有山脊伸展。火山地帶塑造的島嶼,湖泊,山峰,使奧克蘭佳景處處。如果在奧克蘭待的久,這些島嶼不啻浮生消閒的好去處。
人口133萬的奧克蘭,山海美景與城中綠地輕易入目,沖淡都會的緊迫壓力,經常被國際機構選入最適合居住的前十名城市內。2009年美舍(Mercer)居住品質調查, 評定奧克蘭環境之佳,排名全球第四位,次於維也納,蘇黎士,和日內瓦;但是奧克蘭的物價,遠比前列都會廉宜得多。
毛利文化 受到尊重
奧克蘭博物館中的毛利文物典藏,是這個城市給我們的第三個驚喜。
紐西蘭原名Aotearoa,屬於大洋洲。多年前曾經在夏威夷的波里尼西亞文化中心觀賞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歌舞表演,當時只覺得他們與其他大洋洲的原住民一樣喜愛歌舞.樂天知足,但沒有文字也無先進文明。
然而,奧克蘭博物館陳列的毛利人雕刻令我眼界大開。他們的殿堂色彩華麗 , 內外牆和柱子上盤錯著線條繁複的雕塑和彩繪。戰船只是加長數倍的獨木舟,結構簡單,但船身滿布暗紅色的雕塑,高翹指空的船尾則是黑色縷空雕花,像晚禮服的蕾絲花邊,將戰船的征伐戾氣消弭殆盡,脫胎為高華精緻的藝術品。許多雕像造型拙趣,帶著卡通人物的誇張俏皮,但做工細膩並不馬虎。我們流連毛利人的雕塑世界,驚讚連連。
根據考證,波里尼西亞人可能於西元一世紀即開始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13世紀浮海而至的人數更多。他們分為不同族,建立的文化通稱毛利(Maori) 。1642年,荷蘭探險家塔斯曼( Abel Janszoon Tasman 1603-1659) 和其團隊,是文獻記載第一批來此的西方人。英國探險家庫克(James Cook 1728-1779) 於1769年到達紐西蘭,且繪下整個海岸地圖。介於澳洲和紐西蘭間的海即稱塔斯曼,而紐西蘭最高的山峰則以庫克定名。
爾後,歐洲乃至北美補鯨船與商船陸續造訪,傳教士和墾殖者亦接踵而至。西方人帶來基督教文明、羊隻及馬鈴薯等外來動植物,販售的槍枝則在19世紀初葉引起土著部落間的連年火併。不同國籍的歐洲人之間,亦為擴張勢力範圍彼此傾軋。英國搶先於1832年指派官員前來統轄殖民。
1840年,北島的一些毛利部族酋長迫於情勢,和白人簽下Waitangi條約,同意讓英國派來的總督治理,交換條件是他們可保留土地擁有權。可笑的是,這份條約英文和毛利語的內容竟然大相逕庭,各說各話的背後顯現毛利人在西方殖民主義船堅砲利下不得不低頭的辛酸。
然而,比起澳洲和南北美洲的原住民,毛利人目前獲得的尊重足為其他國家典範。他們原有語言無文字,後以英文拼音將口語轉為文字。紐西蘭政府尊毛利文與英文同為官方語文,公眾場合的文字說明常常雙語並列,而且將毛利文置於前。紐西蘭也有毛利語電視台。比起那些毫無聲息,彷彿自人間蒸發的其他國家原住民,毛利人受到的尊重,充分反映紐西蘭78%的白人對15%毛利人的禮遇和可敬的自省胸襟。
紐西蘭近年對亞洲人大開移民之門,其中以韓國人最多,華人也不少,亞州餐館豐富了食肆的多元性。
螢火洞 似歌劇魅影
由奧克蘭若想做北島兩日遊,可往北沿岸賞海景,或南走觀螢火蟲洞與地熱奇景。我們因在北島僅逗留三天,只能二選一挑了後者。
咸謂紐西蘭北島風光不及南島險峻壯麗;其實若非珠玉在前,北島的湖山牧野也自有其動人風韻。電影〈魔戒三部曲〉讓世人驚豔紐西蘭河山殊美,如果說南島提供正邪雙方為魔戒纏戰不休的詭異險境,北島則體現故事中哈比族恬靜無憂的洞天福地。
自奧克蘭前往懷托摩螢火洞(Waitomo Glowworm Cave)車程約兩小時半,經過一大段山路。山脈迤邐如無盡長帶但不奇險,五月深秋時分,滿山猶翠色照眼。山腳下的草原,白色羊群一路相陪道旁。往往方圓數里不見人家,唯有羊群。因為紐西蘭得天獨厚,沒有狼熊蛇等食肉野獸,木柵只是為了防阻羊群走失。主人放任羊兒遠離眼前,風雨陰晴日夜曝露天幕之下,令來自都會的旅人真想搬遷來此,做一個清靜無為的羊主人,過悠閒無爭的人生。
懷托摩地區有眾多石灰岩洞, 以紐西蘭種螢火蟲出名的懷托摩洞最著名。毛利語的懷托摩意為穿過洞穴的水道。遊客入穴後步行20分鐘左右,走道兩旁鐘乳石參差競秀,看過可舉行音樂會的岩洞大廳,再坐上小船,由導遊拉著頭頂的繩索緩緩前進。導遊事先要求我們不可出聲和攝影,全然靜寂的黑暗中,猶如置身〈歌劇魅影〉裡的巴黎地下水道;不同的是,頭上滿布繁星,彷彿在天高氣爽的曠野裡仰望穹蒼。而這些「群星」,實是成千上萬的螢火蟲,牠們垂下黏如蜘蛛絲的一條條絲線,捕捉穴內昆蟲,熠熠發光有吸引異性的功能。
火山地帶 殊異奇景
北島位於火山地帶,有眾多火山爆發後形成的湖泊。面積616平方公里的紐西蘭第一大湖陶波(Lake Taupo),乃北島觀光勝地。夏季浩淼湖面和週遭山林步道是戶外活動的樂園,可惜我們於深秋路過,又未到冬日滑雪季節,傍湖小鎮冷清如蕭瑟秋風。
隨後的湖卡瀑布(Huka Falls)補償了我們的遺憾。紐西蘭最長的懷卡多河(Waikato River)突破陶波湖東北角而出。當寬闊的河道進入峽谷時,水流遭擠壓而湍急,爭先恐後推擠狂奔,發出暴怒吼聲,直到落巖而下平廣河面,始復歸靜緩。沿著峽谷上端的步道去看湖卡瀑布,一路聽到底下奔流如戰鼓擂鳴;然而萬馬奔騰嘶嘯的湖卡瀑布,竟呈現如雨洗天空般澄澈,幾乎透明的靛青色,毫無挾沙帶泥的渾濁。它不寬不高,卻是我見過顏色最優雅的瀑布。
往羅托露亞城(Rotorua)的路上,開始見到一團團仙境似的縹緲雲煙冉冉上昇,頗具詩意,誰知壞雞蛋的惡臭隨之入鼻,原來這是當地著名的硫磺地熱,最大的一處地熱池上建有發電廠。羅托露亞還有建在湖畔的大規模溫泉澡堂。毛利文化村的熱泥漿和天然地熱噴泉也是觀光景點,但論規模大小與形式多樣,都遠不及美國黃石公園。有趣的是,站在城中高處,能見到地熱白煙這兒那兒裊裊盤旋,正是某些人家的後院呢!
★旅遊小貼士:
1.遊奧克蘭搭乘市內觀光巴士(Explorer Bus)是很方便便宜的選擇。票價約25美元,包括小巴至若干地區的旅館免費接送乘客到城中巴士起站,也可享博物館門票的折扣價。唯一缺點是秋冬淡季(4月中到10月中)旅客不多,每小時只開一班,不去伊甸山等某些觀光景點。
2.紐西蘭人沒有收小費的習俗。我們初坐觀光小巴給司機10美元小費,他還驚訝拒收。餐館用餐也不必給小費。但若參加華人辦的旅遊團,則明訂每日需付若干小費。
[轉貼自世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