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雨文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皇家加勒比號郵輪從希臘的羅德島出發,抵達土耳其著名的海港城市庫薩達斯(Kusadashi)的時候,正是早晨7時。靠港的汽笛聲將我從夢中喚醒,臨窗望天,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碧波萬頃的愛琴海。庫薩達斯就在這美麗的愛琴海之濱,俯瞰而下,宛如一隻飛鳥棲息在大海之上,故又被譽為「飛鳥之島」。
從版圖上看,飛鳥之島地處歐亞板塊之間,位於土耳其的西岸。島上砂石連綿,樹林覆蓋;蜿蜒起伏的海岸線,圍繞著整座島嶼。這裡的天空幾乎終年晴朗,一年中將近有十個月是陽光普照的好天。地中海冬暖夏炎的獨特氣候及其秀麗的海島風光,使得庫薩達斯成為各大旅行社四季追捧的旅遊旺點。每年到這裡來享受「日光浴」和「愛琴海玻璃水」的遊客人數,始終列於同類城市之冠,成為地中海區域最熱門的旅遊城市。
此外,庫薩達斯不僅是銜接土耳其西海岸與內陸城市的重要港口,也是從海路而來的遊客去往鄰近古城「埃菲索斯」和宗教聖地「聖母之家」的必經之地。
●聖母瑪利亞之家
掩映在蔥鬱樹林中的「聖母瑪利亞之家」(The House Of Vigin Mary)坐落在古城埃菲索斯的Bulbul山上,距離庫薩達斯一小時不到的車程。從外觀上看,這座由石頭堆砌而成的羅馬式建築肅穆而莊嚴,感覺更像是一座古老的小教堂。這裡曾經是耶穌之母—聖母瑪利亞的寢居之所。據基督教史載,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數年,年邁的瑪利亞在聖徒約翰的陪同下來到埃菲索斯,並在此隱居度過了晚年。
「聖母瑪利亞之家」遺址的被發現,也可以說是宗教歷史上的一大奇蹟,這與一位名叫安娜凱瑟琳艾默里奇的德國修女的傳奇經歷分不開。據稱,1811年,修女艾默里奇因病臥床不起,她在病榻上禱告之時,忽然有奇異之光向她顯現,她在高燒和疼痛中失去知覺,牧師和醫生都以為她的生命即將終結,卻不料在數小時之後完全康復過來。她向眾人講述她在彌留之際的真實所見,其中描述的場景,正是半個世紀後被逐一證實的「聖母瑪利亞之家」原址,令人驚奇的是,這位虔誠的修女,一生都在修道院中潛心侍奉,不曾出過遠門,更談不上去過千里之外的埃菲索斯了。
在「聖母瑪利亞之家」的後院,還有一道「奇異之水」,據當地人稱,那條水流不僅可以治癒百病,如果你蘸著水的靈氣寫成字符掛在祈願牆上,還會諸事靈驗。路過此地的遊客,不管內心有無信仰,都會在這裡止足,靜心默禱,然後在紙條或者布條上寫下自己的心願,用水浸透後掛在牆上。至於這一招是不是靈驗,願望是不是真的會實現,似乎無關緊要,最要緊的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存下了一顆敬畏神的心,我想這或許會使人們日漸浮躁的心,得到一絲寧靜和安慰吧。
「聖母瑪利亞之家」在19世紀80年代被發現時,並沒有引起很多人重視,隨著考古文物的不斷挖掘,比照驗證之後,所謂的真相才越來越明朗起來,到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穆斯林和基督教共同的禮拜聖所。這在教派傾軋、信仰不一的當下,也算是一樁奇事了。教皇Pope Benedict在此敬拜了聖母之後,向全世界眾教徒宣道稱「聖母瑪利亞之家」,是繼梵蒂岡之後的又一處為世人所敬仰的朝聖之地,由此進一步確立它在宗教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古城「埃菲索斯」
從「聖母瑪利亞之家」出發,行車將近一個半小時,就可以看見古城「埃菲索斯」(Ephesus)在連綿起伏的山巒中若隱若現。這座在遠古時代絕頂繁盛的城市,如今已是一片廢墟,沉睡在距離愛琴海幾公里遠的一片綠洲中。
據愛奧尼亞人的傳說:埃菲索斯是在人類步入銅器時代末期,由美麗的Amazous皇后建立的。不過又有人質疑,聲稱這一切和皇后沒有關係,這完全是阿波羅神的旨意。據史載,當時雅典國王的兒子Androklos來到此地想建立新城,卻為選址之事舉棋不定,他向阿波羅神請助,神告訴他說,會有兩條魚和一頭熊來指點迷津。果然,在一次野營中,王子和他的朋友們在森林中燒烤兩條鮮魚,卻不慎引起大火,大火驚動了在叢林中正在獵物的大熊。他們奮力撲救並殺死了大熊後,王子恍然醒悟這一切正是應驗了阿波羅神的預言,隨即決定在此興土動工,建立了「埃菲索斯」,並且統治了將近400餘年。
埃菲索斯之後又先後被波斯人、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統治。城市在侵略和殺戮中幾經滅絕,又一次次修復重建。期間,在公園1世紀,埃菲索斯已是地中海海域最大的的商貿城市,便捷的港口運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船,同時也使城市人口迅速膨脹至25萬,僅次於當時的世界第一城—埃及的亞歷山大(Alexandria)。與此同時,埃菲索斯憑借雄厚的財力支持,迅速擴建成了連接歐亞非大陸的最先進豪華的港口城市。即使如今,走在埃菲索斯的一片廢墟中,仍然可以從中找到曾經顯赫一時的古文明遺跡中殘留下來的令人驚歎的奇蹟。
站在城市中心最繁華的科瑞特大街(The Street Of Curetes),可以看到用大理石鋪成的走道連接著圖書館,商店,碼頭和其他交通要道,且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山的一側是可以容納2000人的音樂廳(The Odeon),另一頭則是著名的埃菲索斯大劇場(The Theatre)。大劇場依山而建,呈半圓形,設有2萬5000個座位,大理石迴廊及其刻著圖騰的圓柱貫穿著劇場內外,非常雄偉壯觀。
攀上高處向埃菲索斯俯瞰,整個城市看似一個龐大的天然博物館。在斷垣殘壁中穿行,你可以體會古埃及文明,希臘文化及其羅馬宗教在不同時期向這座城市的逐漸滲透,也可以看到愛奧尼亞人為了反抗這種外族滲透而殊死抗爭的各種紀念碑,以及印證古代愛奧尼亞人,對天地和大自然無限崇拜的各類圖騰噴泉和神廟。其中享有世界七大奇跡之稱的The Temple Of Artemis就是埃菲索斯的精品之作,它是古愛奧尼亞人為了紀念母親之神而建起的神廟,在當時人們的心中,母親女神Artemis就好似中國人眼中的觀音,她是富饒豐腴妻榮子貴的象徵。神廟初建時的規模相當於希臘著名的帕特農神廟的四倍。中心置有127根60英尺高的大理石圓柱,每根圓柱都是用整塊大理石精工打磨而成,令人可惜的是,這座巧奪天工的神廟,在一次大火中被盡數燒燬,再也無以復元。
Celsus博物館是現今埃菲索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它融匯了羅馬線型式建築的雄偉和希臘建築中弧線式運用的柔美感,且建築技術之精湛可以抵抗9級地震的強度。這座建築建於公園2世紀,當時是為了紀念埃菲索斯城的管理者Celsus,由其子籌集資金興建而成,所以在建築的底部設有Celsus的陵墓。圖書館也曾遭遇火災,幸好在之後的發掘中,得到一定的修復,雖然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是一個殘缺的正面,但也足可以看到它當時的大氣磅礡。
與圖書館正對面的是一座呈長方形的大型公共洗浴池,這也許是迄今為之,保存最完好的公共衛浴系統,其中的設施全部被設計成內部設置,在房間的周圍是一排大理石坐廁,坐廁下面兩條大理石水渠分別用來排水、清潔及空氣流通。洗浴池內部的熱氣系統甚至可以連接至城市的大街小巷。在2000多年前的埃菲索斯,竟然有如此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和裝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可見當時埃菲索斯人的生活已經達到頗高水準。
生活的富足也興旺了埃菲索斯的娛樂業,在Celsus圖書館的正對面,還保留著一處古代妓院遺址。在妓院入口處的大理石地板上,刻有一個女子的頭像和一張大腳的圖形標記,這算得上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圖形廣告了。妓院雖說是供男人們揮霍荒淫及玩弄女色之所,但是這裡的女子並不只是男人的玩物,她們不僅聰明美貌,且享有「挑選男客」和「選舉」的特權,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特例。這多少給那些相信「皇后建城說」的愛奧尼亞人一點說詞:埃菲索斯原本就是一座由女人建立、屬於女人的城市。
埃菲索斯在拜占庭時代進入最後的輝煌之後,逐漸走向沒落,其主因是流向愛琴海的內河,帶來了大量的泥沙在港口淤積並形成了沼澤,使埃菲索斯城最終被陸地化而逐漸遠離了海岸。這一現象是否與當初的埃菲索斯人為了興建城市而大肆開採砍伐有關,不得而知,也許這還有待自然學家、歷史學家們進一步考證。
就在埃菲索斯逐漸被世人淡忘的同時,另一座海港城市營運而生,那就是日益繁榮的庫薩達斯。也許如今的庫薩達斯只是2000年前古城埃菲索斯鼎盛時期的一個翻版;但願經過多少年後的庫薩達斯,不會像腳下的這座古城一樣,成為眾人眼中的一座失落之城。
[轉貼自世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