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母奶或是配方奶,都是寶寶的活力之源,尤其是在添加副食品之前,更是寶寶的唯一主食,由此可見ㄋㄟㄋㄟ的重要性了!但在餵食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吐溢奶、過敏等現象,這時該如何解決呢?
針對喝ㄋㄟㄋㄟ時常會產生的問題,做深入簡出的解說,讓媽咪餵得安心,寶寶喝得開心!
溢奶不用太擔心
「吐奶」或「溢奶」是九至十八個月以下寶寶常見的現象,由於胃與食道末端接合處 (括約肌)發育還未成熟,使得胃和食道間不能完全閉合,導致進入胃的奶水再度反流回食道,並從嘴巴溢出,是奶水的一種反流現象。但通常祇要生長和體重增加正常、不嗆到造成反覆性肺炎、溢出物不帶血絲或黃綠色膽汁,媽咪就不須太擔心;而且通常會隨著年紀漸增,特別是開始能夠坐起或站立時,溢奶的情形便會逐漸減少獲得改善。
吐奶要注意
溢奶並不等於吐奶。量不多的話,通常稱為「溢奶」;「吐奶」則是指奶水強而有力的自嘴巴噴出,量較多且速度快,有時還會呈噴射狀噴出,又因為口腔與鼻腔是相通的,所以嘔吐時奶水也會由鼻孔噴出。有的寶寶很常吐奶,甚至有少數寶寶直到週歲左右仍會吐奶;但隨著年紀漸增,特別是幼兒開始能夠坐起或站立時,情況會逐漸改善。如果嬰兒是在餵奶後很用力地把所吃的奶完全部噴出,且每天都有一兩次以上時,或是合併有體重增加不良的情況,應找醫師診治。
但要提醒家長的是,吐奶有時也是一種生理疾病的警訊,若有以下情形,代表寶寶可能有嚴重的疾病,必須立刻找小兒科醫師診療。寶寶的嘔吐物中,如果含有黃綠色膽汁,可能有腸阻塞的現象;若含有血絲或咖啡色的東西,則可能是食道、胃或十二指腸出血。如果寶寶是在餐後發生噴射式的嘔吐,且一天比一天厲害,體重不增加甚至減輕,就要留心寶寶是否患了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有劇烈嘔吐現象產生,亦可能肇因於腦部病灶引起的顱內高壓。
寶寶容易吐(溢)奶的原因:
*
寶寶胃容量小,但吃得太多,就容易吐出來。
*
寶寶的胃在結構上較淺,當胃袋裝滿食物時,很容易因身體的扭動,使得腹壓增加而滿溢出來。
*
嬰幼兒在食道與胃交界處(賁門)的肌肉發育還不成熟,而括約肌的主要功能便在於防止胃內食物反向流入食道內;只要胃內的食物稍多或壓力太大,很容易逆流,當流速或速度太大時,就會到達口腔而吐溢出來。
*
無論是寶寶喝的ㄋㄟㄋㄟ或是添加的副食品,以流質為多:而這一類食物在胃中較固體食物容易反流出來。
如何改善吐(溢)奶症狀
*
奶嘴奶洞的大小要適中:
奶瓶嘴孔要適中,孔洞太小則吸吮費力,並使寶寶吸入太多空氣而容易溢奶;恐洞太大則奶水流速太快,來不及吞嚥,容易咽在咽喉,阻礙氣管呼吸。
*
少量多餐:
餵奶可改採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少胃內所承受的壓力。
喝奶後避免搖晃寶寶身體:
餵奶時和餵奶後要避免晃動寶寶的身體,特別是在剛餵完奶之後,不要讓寶寶有激烈動作或任意的搖動他。
*
幫助寶寶排氣:
餵奶餵到一半時,先幫寶寶排氣,接著再餵另外一半的奶水,餵完之後再幫寶寶排氣。或是餵奶空檔及餵奶後,將寶寶抱直在大人的肩上,並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部壓力。提醒媽咪餵奶時不要讓寶寶吸得太急,中間最好小停片刻,讓寶寶順一下氣。
*
喝完奶不要立刻躺下:
記得餵奶完之後,不要讓寶寶馬上躺平,上半身應抱直,並輕拍其背部。若欲躺下,最好將寶寶上半身放高一些,如此胃中食物不易流出。
*
平躺時將身體墊高:
寶寶平躺時將身體墊高約45度。由於讓小孩趴睡發生猝死的機率較高,所以躺著再墊高比較安全。這時可以讓寶寶躺在呈45度角傾斜的手推車,或是在嬰兒床上,以枕頭墊成45度角,再讓寶寶躺著。
*
改變食物內容:
少數的溢奶或吐奶是由於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所引起,可在醫師指導下嘗試使用免敏配方粉奶,或在奶水中添加米粉或麥粉,增加其稠性,使其在胃中不易反逆而出。
*
藥物治療:
如果上述方式都無法有效改善,可考慮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