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與大家分享!!你會不會怕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
或者根本不想工作..也 不會工作...那麼就別一手包辦所有的家事..
放手..放手..讓孩子參與..有參與才有學習,才有成長...
要期中考了, 孩子一樣得 拖地 清理..
做好份內的家事比考試重要...真的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更可以學到許多能力,
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筆者的女兒國一參加學校舉辦的露營活動,晚上打電話回家,既興奮又驚訝的
說:「爸,我不知道我們同學都不會煎蛋,現在大家都在排隊等我煎蛋給他們吃呢!」
假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媽媽告訴他:「小寶,垃圾車來了,請你幫忙把垃圾袋
綁好,然後拿去垃圾車好嗎?」
當小朋友接到這樣的請求後,他就要開始思考,垃圾袋要怎麼綁,才不至於沿路掉垃
圾;綁好之後要開始分析、判斷、選擇並且做決定,要經由哪一條路徑拿去垃圾車。
分析的結果,甲路線的張家有一條狗很凶,乙路線比較近但是路燈太暗,丙路線比較
遠但是路燈較亮。
判斷的結果,丙路線比較安全,他要選擇安全的路徑,所以決定走丙路線。
當小朋友把垃圾拿到定點後,垃圾車還沒到,他是要放著就走,還是要遵守垃圾不落
地的規定,等垃圾車來了再將垃圾丟上去。這就是他表現責任感的時候。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它可以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
能力與態度,大人不可不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發現這些孩子在童
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
的表現,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此外,前者也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鄭石岩教授也表示,臺灣社會因為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升,造成
社會變遷加速。
我們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就必須提早訓練,而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
指導孩子做家事。
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捨不得讓他們做家事,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