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保單賣遍全台,許多民眾可能買到地下保單卻不自知,還以為是定存。磊山保經副總經理龔立煒說,辨別其實不難,一是觀察建議書或保單封面,是否為國內保險業者;二是看幣別,若非新台幣、美元或澳幣這三種,就是地下保單。
地下保單其實就是「境外保單」、「國際保單」,也就是不歸於金管會管、中華民國法律也無法管到的保單。
若要避免買到地下保單,拿到DM或建議書時,別太快下決定,不妨先問過熟悉的保險業務員,或上網搜尋,看署名的保險公司是「何方神聖」。
若是署名的保險公司「有聽過,又好像沒聽過」,龔立煒表示,最直接方式是打給金管會保險局,或是保發中心,就能馬上知道是不是地下保單了。
再者,亦可透過幣別判斷。龔立煒表示,金管會目前核可的保單,幣別只有新台幣、美元或澳幣這三種,如果幣別是港幣、加拿大幣或歐元等其他外幣,或是這幾年成為市場新寵的人民幣,「想都不用想,這就是地下保單」。
而且有部分地下保單,打著「定存」口號,宣稱可以提供高於市場利率,龔立煒表示,定存只有銀行可承做,保險公司不能做定存;這時可對照國內保單利率水準,新台幣約二%,美元、澳幣約四%,若是超過太多,十之八九都是地下保單。
龔立煒強調,如果明確知道保單內容,「自己飛到國外去買一張」,買地下保單並不違法;問題在於許多民眾是買了而不自知,還以為撿到便宜,到發生事故需申請理賠時,才發現求助無門,屆時恐耗費龐大成本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