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簡稱高特)今年九月公布的二○○九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台灣僅台大一校以第九十五名列二百強。至於前幾天公布的上海交大(簡稱上交)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台灣也只有台大列入前二百名。我以為台灣有些大學,如清華、交大等實力都被低估。然從全台教育投資比重(佔國家生產總值的五.九一%)及台灣優秀勤奮師資特性看來,如此成績,反映出台灣高教均貧的現狀,以及由此造成的結果,值得反省。
法國人口逾六千四百萬,大學數僅八十多所。相比之下,台灣人口約法國的三分之一,卻有兩倍之多的大學,資源嚴重稀釋。政府推出五年五百億追求卓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今年全年預算達四百億台幣),僧多粥少,無如杯水車薪,研究品質因稀釋而下降。指考七分能上大學,全台碩博士學位擁有人直逼八十萬,碩士畢業生當學士畢業生用,學位因淡化而貶值。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亟需改善。
台大去年高特排行落到百名外,校方不滿意。今年首次進入高特百名,理應歡欣鼓舞,然有學生對「百大」反感,名士又多指摘,認為校方只注重論文增產以求排名上升,忽略了學生需求及大學的社會責任。其實,台大的論文發表相對而言在此次高特排名中並非排名上升的主因。須知即使後兩項顧慮表面言之成理,其實也與評鑑意見相左。由此看來,台大並未忽略學生的需求,而且還頗為社會認可。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少有人注意品質管理。高等教育機構也不例外。大學評鑑從入學標準及學生畢業後的表現、教授的教研、大學資源的多寡、學校的推廣,乃至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及國際化的影響包羅甚廣。其中有些可實體評量(tangible),有些則不具實體評量(intangible)性。
對教師作教學評鑑,四十多年來,廣受採納,為品質保證的濫觴。依據學生的反饋評鑑教師的教學與依據發表論文的質量而評定研究成果的做法,已為教研評鑑指標實體評量的重點,為世界各大學普遍採用。至於大學對社會的貢獻,及學生因受教而對社會長期的影響等,則因不具實體評量性而鮮有具體研究,易淪於自說自話的陳年傳統。不該成為反對教師評量、發表論文及提升排名等的常用藉口。
高特及上交兩項具公信的國際排名指標所依據的評鑑標準,未必人人贊同。然而依據客觀條件的排行榜普遍為各界採用。不論在海內外,許多公司錄用員工時,都用以參考。某些公司甚至明文規定不面試排名低的學校的畢業生,往往新人的起薪點也與畢業學校的排名關係密切。中學生選校升學,也會看大學的聲譽或排名。此中的取捨,就包含了可實體評量的評鑑。
大學的特色專長,或許在總體排行榜上難以充分顯現。各學科排名榜,則可視為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其實,中學生選校不選學科是不明智抉擇,因為各大學特別學科的排名與全校的整體排名可能大有不同。選校不選學科既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也未能提供年輕學生最佳選擇。各中學有義務就畢業生的興趣來選擇最佳的學科,避免選取較佳排名大學中表現較次的學科。此外,各中學及家長也應就學生本身對環境的適應性提供選校選學科的參考。
與此類似,碩士、博士生應追隨與自己興趣專長相似的優良導師,而避免過多考慮大學甚至學系的排名。
無論做學問、服務社會或製造產品,都講究品質。國際及科系排名可評鑑大學及學科的教研質素,其標準、細則雖非十全十美,但評鑑的理念不錯,值得探討與重視。僅著迷於排名固然將引人走火入魔,未必可取。但若無國際評比,任由各大學自說自話,其結果更令人無所適從。
大學教研評比不應淪為政治化工具或情緒化發洩。台灣各界對於高等教育應本著提升品質的精神,多多努力。(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