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退休準備 35歲起就得開始

退休準備 35歲起就得開始

凌群財務策略整合/會計師黃秋凌

講白點,我喜歡錢,更喜歡賺錢,從政治大學會研所的學生時代,就考取會計師執照,投入職場後便加入會計師行列,後又轉戰財務領域,進入銀行業及產業界的財務主管,由帳到錢的管理,把財管及會計融會貫通。

會計師管理稅務,教客戶如何節稅,台灣目前稅源有80%是薪資所得,大公司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少繳稅,但個人來說還是取決於薪資。就以政府現在計畫調降的遺產及贈與稅,我認為稅率調降並不是根本,若能像香港將遺贈稅降為零,將金融變成一個自由市場,並將法規的規管及執行嚴革度提昇,才能留住台灣的有錢人,並進而吸引外資流入。

先做好金字塔底端的保險

台灣未來將和日本一樣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青壯年被稱為「夾心族」,上有父母,下有兒女,是屬於拼命繳稅但沒有完善的保險規劃及退休金規劃,為風險很高的族群,因此投資金字塔底端的保險一定要做好,再來談獲利。

我一年大約花20萬在保險上,為純風險保障,退休金及投資並不含在內。醫療險部份,我會考慮住院時病房升等、公司的人力開銷等因素規劃,故住院日額為1萬4000元,主要就是擔心萬一自己生病了,員工的薪資,高級的住院需求等。

而壽險為考慮死亡後要留給家人多少財產等做為保險需求的規劃方向,因此為對家庭的保障,應以最低成本鎖住即可。

定期定額基金 定期檢視

退休金我則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且要定期檢視投資組合,才能在退休時存到數千萬的退休金。因為曾經在89年股市泡沫化,慘賠了約百萬的本金,讓我至此都不再投入台股做短線進出,長期的投資加上多幣別、多區域、多產業的投資並認真的研究才是理財的不二法門。

我非常提倡在美已盛行的「家庭財務醫師」的觀念,好的財務醫生,不只包含稅務管理,還有風險管理 (保險需求分析)、退休金管理、財富傳承等專業,因此我又考取證券分析師、台灣壽險和投資型保單的證照、香港證期會第四類證照(對證券投資提供意見),現在是上海財經金融博士班的學生。

落實《收入-儲蓄=支出》

我看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一般人將「收入減去支出等於儲蓄」的觀念應導正成「收入減去儲蓄等於支出」,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去落實。

奉行這個想法,我還認為35歲就該開始把所得一部份強制存做退休金作準備,也許一般人覺得35歲還早,但仔細算算,男女平均55至60歲退休,一直到約80歲的退休人生還有20至25年,往前推算20年,則約莫在35至40歲間就得開始作儲蓄。

From: http://pro.udnjob.com/mag2/pro/s ... =619&f_ART_ID=41848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