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為了消費券的發放,有不少爭議,從錢該怎麼發、該發給誰、錢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各方看法歧異頗大,而這些問題在凱因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這本書早有生動的探討。
錢該怎麼發?凱因斯打趣說,政府可以把鈔票放在舊瓶子裡,埋在廢棄礦坑的適當深度,上面以垃圾填平,然後讓私人企業根據自由放任原則把鈔票給挖出來,社會財富瞬時增加,失業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也說明了發錢確實是個問題,是發現金、發消費券、還是退稅、或發折價券,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
外在環境蕭條 買氣保守
當然,發錢的目的在於提振買氣,以讓東風吹走景氣的寒冬,但要怎麼發錢才會讓錢流進市場,而不流進存款薄?這即是今天各國政府最傷腦筋的地方。
日本在1998年實施消費券,所發的消費券中只有32%用於消費(其餘轉為儲蓄);今年美國退稅最後被用於消費的比例更僅25%,消費券雖然比現金的效果好一些,但顯然兩者的作用都不大,有更多的錢轉到儲蓄去了。
儲蓄是美德,但是在景氣疲弱時,如果連政府發放給大家消費的錢也轉到儲蓄,那可就不妙了。因為,如此一來,消費者還是不上門,商家依然門可羅雀,街頭依然冷落車馬稀,消費券的東風一旦吹不進市場,那麼經濟的寒冬便沒有結束的一天。
看看美國、日本的例子可以明白,在信心崩潰的年代,不論是給現金或發消費券都不容易激起民眾的買氣,原因很簡單,在景氣深不見底的日子,沒有人知道明天有哪一家銀行會倒閉,有哪家企業會垮掉、當先知的預言全都失靈、經濟的預測全都失真,在沒有人能掌握明天的日子裡,只有省吃儉用才是上策,如此一來,政府所發的錢自然會轉為儲蓄。
凱因斯曾提出不消費的八個動機,包括預防動機、遠慮動機、計較動機、改善動機、獨立動機、事業動機、虛榮動機及貪婪動機。守財奴不消費是因貪婪動機,但在蕭條的年代,社會普遍不消費則屬預防與遠慮這兩個動機,以此來看,在不景氣年代想透過發放消費券來提振景氣,效果恐怕還是不會太顯著的。
所得差距大 邊際消費無法提高
除了外在的蕭條影響消費券的效果外,社會內在的邊際消費傾向也不容小覷,凱因斯曾依據顧志耐(Simon Kuznets)所編製的國民所得統計推估1930年代美國的邊際消費傾向介於0.6到0.7之間,所謂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新增所得」拿去消費的比率,凱因斯認為此一過低的邊際消費傾向,將會使得振興景氣的政策大打折扣。
那麼,台灣的邊際消費傾向多高呢?依主計處估計,台灣2006年的家庭邊際消費傾向僅0.36,比1930年代的美國社會還低,這麼低的邊際消費傾向,註定了829億的消費券將有更大的比例會流入儲蓄,振興景氣的效果恐難以如官方估計的這麼樂觀。
回顧歷年台灣的邊際消費傾向,從未像當前這麼低,細加探究,所得差距的急速擴大實為主因,試想當一個社會有錢人的所得成長太快,消費不了;而中產階級所得成長停滯,卻怯於消費,如此情境,邊際消費傾向豈有不降之理?而以這麼低的邊際消費傾向推計,政府829億的消費券流入家庭部門後,最終所能創造的的民間消費恐怕也只有400億元而已,對於提振經濟的效果實屬杯水車薪。
蕭條的景氣與過低的邊際消費傾向都會緊縮消費券的效果,惟相較下,邊際消費傾向的緊縮效果更為顯著。由此看來,長期而言,貧富差距若不改善,邊際消費傾向絕難以提升,而邊際消費傾向若不提升,依據凱因斯的論述,一國的消費、投資乘數皆將大打折扣,一個失衡的所得分配,透過恐慌所產生的緊縮力量之大,超乎想像。
在政府追逐短期振興政策的此刻,我們希望政府心中仍有長期的施政理想,所得分配的改善即是長期最重要的課題,尤值得注意的是,所得分配的改善非僅能還正義於社會,更有利於消費乘數的提高,對於日後實施振興經濟政策,顯然也有莫大的助益。
From: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30/4/1ab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