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嘉義/「半路店」變觀景台 見證太平汗路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嘉義/「半路店」變觀景台 見證太平汗路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嘉義/「半路店」變觀景台 見證太平汗路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梅山報導】  


早年的「半路店」,是山區民眾上下山的休息站,供應冷飲和點心,如今則成了景觀平台。(記者謝恩得/攝影)

嘉義縣梅山鄉往太平等山區,早年沒有公路時,村民都得走大半天的山路上下山,早年在中途有「半路店」,是人潮聚集的休息站。後來半路店消失,原址成為162甲線36彎路中途的觀景平台,見證早年先民流汗走過的的「太平汗路」。

從梅山市區到太平、瑞里等山區,早年沒有公路,得走數十公里的登山步道,一階一階爬升到海拔1000公尺,單程約需3到5個小時。這條古道也稱為「太平汗路」,代表走這條路一定汗流浹背,尤其還背著農產品或日用品上下山,更是吃力,後來才開通162甲線。


從嘉義梅山市區到太平、瑞里等山區,早年沒有公路,得走數十公里的登山步道,這條古道也稱為「太平汗路」,代表走這條路一定汗流浹背。(記者謝恩得/攝影)

162甲線沿途的36個大彎道,縣府去年增設部分景觀休憩據點。當初規畫公司和鄉公所人員,在村落間做田野調查時,獲知在太平汗路中途第17和18彎之間,早年曾有村民用竹子蓋了店家,供應冷飲和點心,民眾稱為「半路店」,每天擠滿來來往往人潮,生意興隆。

後來公路開通,再也沒有人要走汗路,半路店因而歇業,如今汗路成為健行古道,偶而有登山人士嘗試走一遭,不過多是單程,不會再像早年村民一樣上山下山。

半路店早已消失,原址如今改建觀景平台,平台旁即是太平汗路,不少民眾在此休息,也會走一小段,體會先民流汗走過的山路,只是早年在汗路上絡繹於途的人潮,現在已變成幽靜的山林小徑了。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