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南投/埔里臥龍洞步道 石洞狀似台灣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南投/埔里臥龍洞步道 石洞狀似台灣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南投/埔里臥龍洞步道 石洞狀似台灣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埔里報導】


南投縣埔里鎮臥龍洞步道沿途生態豐富,大型蕨類密布,蝴蝶種類更是繁多。(圖/讀者提供)
  
貫穿南投縣埔里鎮山巒阻隔的南村、成功兩里間,一條先人鑿穿30公尺長的「臥龍洞步道」,荒廢數十年後重現天日。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期盼日管處能將臥龍洞步道,打造成探索、研習先民歷史足跡自然教育步道。

廖嘉展和成功里長彭榮華、南村里鎮代潘英輝、地方耆老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及日管處埔里工作站人員,昨天從南村里臥龍洞入口石碣出發,沿著先民墾荒腳步,踏勘全長約3公里臥龍洞步道。

臥龍洞是貫穿山壁的人工隧道,距離石碣步行約40分鐘,由內往外看,洞口宛如台灣形狀,洞長約30公尺,最高約7公尺,寬度僅容一人通過,過去因有大量蝙幅棲息,曾被當地人稱為蝙幅洞,走出臥龍洞後景致丕變,尤其「一線天」峽谷底部步道,即使日正當中,還是沁涼到略感寒意 。


從臥龍洞內往外望去,洞口形狀宛如樹葉或台灣形狀。(圖/讀者提供)

廖嘉展說,臥龍洞步道裡頭蝴蝶種類超過20種,大小蕨類密布,走在步道上隨手就能撫觸觀察到蕨樹精緻的莖葉形態,連走過台灣各地許多步道的周聖心都大表驚豔。

廖嘉展說,臥龍洞步道健行探索難度和地形變化都大,未來應可定位為「非大眾旅遊」的生態人文研習探索型步道,更是復育蝴蝶、螢火蟲的絕佳生態場域,只需改善既有步道、增設指標再透過成功、南村在地的社區營造團隊,規劃教育研習探索遊程,將可打造成探索祕境的特色步道。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