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美食] 台北/內湖737 美食名號響叮噹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台北/內湖737 美食名號響叮噹


內科不僅創造台灣第一的科學園區產值,總計3400家廠商與近10萬的從業人員進駐,對地方經濟發展也產生一定幫助。一向沒有夜市的內湖地區,近幾年來也依靠這波經濟力,將內湖路一段737巷打造為美食夜市。
港富里里長李安邦分析,737巷周邊有諸多出租小套房,平時有諸多內科上班族租屋而住,多屬外食族。白天大多在江南街、陽光街與西湖路一帶用餐,晚上「回家」後,則多在「內湖737」商圈內飲食。

李安邦表示,「內湖737」早期是電動玩具街,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台北市長任內,大力取締電玩業,讓該處一度蕭條。10餘年前,幾乎與內科發展同步,逐漸從傳統市場轉型為目前早市加晚市共約250攤規模。

737巷位於古地名內湖莊「山腳角」的範圍,因位處內湖金面山山腳而得名。正因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邊自然而然形成內湖地區重要市集,早晨是供應內湖地區婆婆媽媽採買平日餐桌上菜餚的早市,傍晚則搖身一變成為美食集散地。

李安邦如數家珍地說,目前約140攤夜市攤位中,不論是巷口的紅豆餅,大排長龍的豬血糕、還是一家一家開的滷味、鹽水雞與鍋燒麵店,幾乎都是熟門熟路的老饕與內科外食上班族口耳相傳的美味。

此外,737巷內的小籠包、烤肉、蚵仔煎、豬肝麵、魷魚羹或紅豆湯,也都各擁支持者。近年來夜市內還加入服飾、飾品,不僅為夜市增色,也更能滿足當地消費族群多元需求。

李安邦說商圈逐漸形成後,為打響名號,開始以近似波音空中巴士機型標號的「737」命名。

有趣的是,因「內湖737」已逐漸成為內湖新興地標之一,當地諸多店家也乾脆「異中求同」,都以「737」當店名,形成賣蒸餃也是「737」,便利超商也是「737」的有趣街況。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