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健康之鑰》老年失智會致心、肝、脾、腎功能失調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健康之鑰》老年失智會致心、肝、脾、腎功能失調

老年失智症歸屬於中醫「癡呆」、「善忘」、「癲狂」等範疇。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常見成因包括腦神經退化、腦血管疾病後遺症、頭部外傷後引發、中樞神經感染發炎或是腫瘤、營養差等因素。中醫認為,患者也會導致心、肝、脾、腎多個臟腑功能的失調。


李醫師表示,中醫認為此症由於年老體衰、飲食失節、情治失調、勞役損傷等原因,導致心、肝、脾、腎多個臟腑功能失調,所以治療困難,要各方面都考慮到。


中醫治療從解肝鬱;痰濁;補肝腎虛方向著手。李明哲表示,老年失智症中醫辨證大致上可分為五種類型,包括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氣虛血瘀;心脾兩虛;以及肝腎虧虛型。可配合不同症候用藥,以及針灸穴道、頭皮針治輔助調養。


李醫師表示,老年失智症辨證治療,針對「肝氣鬱結」者,常見於長期精神緊張、憂鬱哀愁者,症見精神恍惚、情緒低落、神情呆滯、記憶減退、悲傷欲哭、胸悶煩躁、舌暗脈弦;藥方可用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還有「脾失健運,痰濁上蒙」者,常見於食慾不佳的老人家,症見口吐涎沫、腸胃脹悶、不思飲食、喜臥少動、喃喃自語加上神呆目滯、智力減退、精神抑鬱;治療可用滌痰湯加黃耆、黨參、白朮、鬱金、石菖蒲等加減。


「氣虛血瘀,痰瘀交結」常見於有中風史或慢性病人身上,症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表情淡漠呆滯,舌暗紅胎厚膩,脈弦滑;可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心脾兩虛」症見心悸、心神不寧、煩躁健忘、失眠多夢、納呆便溏、疲倦無力、舌淡苔厚、脈細弱;可用歸脾湯、天王補心丹加減治療。「肝腎虧虛」症見神呆思鈍、雙目無神、沉默少言、思維遲鈍、記憶減退、頭暈眼花、腰膝痠軟、步履維艱、小便頻數或失禁、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療可用左歸丸、右歸丸、五子衍宗丸加減。


針灸常用四神聰、風池、神門、內關、足三里、太衝、陽陵泉等穴,頭皮針也有幫助。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