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把做家事當運動、每天在室內少曬太陽,忙於操持家務的婆婆媽媽或是上班族,到了65歲,骨密度可能較45歲時減少三成。骨科醫師表示,「日曬不足、運動不夠、酸痛不重視、保骨不正確」的「四不」現象,讓婦女罹患骨鬆的機率大增。
61歲的王媽媽在超市上班,每天忙搬貨、上架,下班、休假又要忙家事,沒時間運動。兩年前走出浴室時不小心跌一跤,開始覺得腰酸、無法久站,每次煮飯、洗碗時,都得搬一張板凳在一旁隨時休息。直到去推拿酸痛現象沒改善,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有骨鬆、並且已經引起壓迫性骨折。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日曬不足、運動不夠、酸痛不重視、保骨不正確」的「四不」現象,讓婆婆媽媽們增加罹患骨鬆的風險。他建議,每天至少應讓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大約手掌大小的皮膚,曬太陽10至15分鐘,就可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
另外,許多婦女們上班、做家事,都是待在室內。做家事雖然有體力勞動,但也不能因此不運動,必須是跑步、走路等負重運動,才能強化骨頭、預防骨鬆。 婦女常誤以為上了年紀腰痛背痛是正常,但如果有伴隨身高縮水、駝背,很可能是骨鬆引起。另一項錯誤觀念,就是常誤以為吃葡萄糖胺等食品就能保骨。
釋高上建議,更年期婦女應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萬一有骨鬆應持續治療。最近健保局正式核准長效的骨鬆注射針劑「保骼麗」,對符合條件的患者納入給付,半年施打一次,患者治療多另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