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長期伏案久坐 積勞不理易形成肌筋膜炎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長期伏案久坐 積勞不理易形成肌筋膜炎

現代人工作時常伏案久坐,身體感到痠痛時再活動一下或捶打、按摩一番。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王惟德昨日表示,初期痠痛稍加活動、捶打後常會緩解,不少民眾不以為意,但長期疲勞下易形成肌筋膜炎,讓人痛到睡不好。

王惟德醫師臨床收治一名上班族,3年前開始偶爾下背痛,不以為意,3個月前開始出現凌晨疼痛,睡不好的情形,每到稍冷、下雨的日子,疼痛僵硬感更加明顯,針灸夾脊穴治療2周後改善,恢復正常睡眠。

王惟德醫師說,在中醫門診常使用電針夾脊穴,改善腰背肌筋膜炎的疼痛,現代研究解剖夾脊穴後發現,附近均有相應脊神經伴行。故針剌夾脊穴可作用於神經根,阻斷疼痛,另外可使神經周圍的血管擴張,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環與舒緩肌肉、筋膜壓力,中醫解釋其有助宣通氣血,因而消除疼痛。

中醫說的華陀夾脊穴,位在背腰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上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治療腰部筋膜炎常取腰椎第2-5椎下兩側8穴。

據氣象預報,北台灣又將轉為潮濕,春季不僅日夜溫差大,同時潮濕、晴朗穿插出現的天氣相當常見。王惟德指出,除了姿勢不佳、勞累的因素外,氣溫降低,天氣潮濕,皆易刺激肌筋膜炎症狀加劇。

醫師進一步解釋,肌筋膜炎在慢性勞損、精神長期緊張、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筋膜及肌肉產生充血、腫脹、滲出及纖維化改變,並呈現彌漫性疼痛、局部觸摸後發現結節狀或條索狀改變,出現發炎反應。

規律活動腰背,避免固定姿勢、不舒服時及早復健,有助減少椎體器質性病變。王惟德表示,在腰椎、脊椎尚未出現非外科手術不可的器質性病變前,運動、針灸、復健改善腰背痛都能發揮不錯的作用。

王惟德建議,需久坐久站的上班族,也可在家做腰部玲瓏鼓勢及腰部吐納勢等運動,促進腰部氣血循環,預防腰背部肌筋膜炎。腰部玲瓏鼓勢的姿勢為兩足微開站立,兩手放鬆垂於軀幹兩側,做左右側轉動活動,兩手如鐘擺般自由擺動,引導身體轉動,活動幅度由小到大,至最大限度為止,手掌可輕微拍打對側肩部,活動時腰肌要放鬆,運動約3-5分鐘。

腰部吐納勢則仰臥時兩腿彎曲,抬臀時吸氣將腰部抬離床面約十五公分,靜止五秒,此時將兩手握拳放於床面,拳心朝下,吐氣時將腰部脊椎兩側自然置於將拳峰上,即按摩華佗夾脊穴,腰部肌肉放鬆,臀部可前後左右挪動,增加腰部與拳鋒刺激面,加強穴道刺激維持此姿勢10秒,反覆20次。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醫師曾仁河則表示,如果能及早預防,或在不舒服的早期採用非外科的方式如針灸、運動及復健,即能控制病情惡化,對病人較為有利。

然而當較嚴重程度的椎間盤突出(俗稱骨刺)、椎管狹窄、脊椎滑脫,骨質疏鬆引起的椎體塌陷,出現神經壓迫的症狀如坐骨神經痛、間歇性跛行、肌肉無力、排尿困難時,曾仁河醫師指出,常必須採用外科治療,此時病人需進行多方面的評估,治療起來必然較辛苦。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