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進補原則強調病理模式、體質區別。中醫師魏以斌表示,中醫古籍中提到,人在過了40歲以後,腎氣便開始出現衰弱的跡象,因此虛者可補。但是,無論是腎氣虛,還是腎陰虛;是病理上的虛,還是生理上的虛,都要區分,由於每個發病模式也不一樣。所以進補還是應經過醫師辨證體質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
中醫師魏以斌表示,藉由滋補可以幫助到,包括可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調節和改善機體生理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促進延年益壽。中醫所說的「虛者可補」,根據《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人在年紀過了40歲後,腎氣便開始出現衰弱的現象。男性56歲時腎精也較不容易使女方受孕;64歲以後腎氣已經大衰。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人過40歲,腎氣自然衰;就可以積極進補。
不過,醫師表示,傳統醫學強調,因證而別,辨證施補的重樣性,像是腎氣虛,還是腎陰虛就有所不同;是病理上的虛,還是生理上的虛,都要加以區分。以免藥不對證。同時,醫師指出,有些藥方對每個人的耐受力是不一樣的,發病模式也不一樣。應避免服用來路不明,或是親友介紹的偏方隨意自行服用,中藥進補仍需依照醫師辨證後,再行進補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