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病症名。指胃受寒邪侵襲,或飲食生冷,導致胃中陽氣虛損,陰寒偏盛的病理變化。
病症名。指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症。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沈遲。治宜暖胃散寒。
生物信息學對於寒熱的解釋(別說中藥不行)
“寒、熱”是中醫辨證“八綱”中具有代表性的兩綱。近30年的寒、熱證候相關研究涉及神經系統機能、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NEI)、能量代謝,以及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微循環等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研究積累。進一步發現寒熱證候相關的“系統”在生物信息學上取得突破。寒熱證候與NEI網絡的不同調節模式有關,即寒證、熱證在NEI背景下具有可分性。從構建基於NEI網絡相互作用的中醫寒、熱證網絡模型的,通過網絡拓撲結構分析,發現寒證與激素狀態有關,熱證與細胞因子狀態有關,寒證、熱證在神經遞質的相關性上無顯著差異。同時,隨著激素、細胞因子量的變化,寒、熱證具有相互轉化的趨勢。我國研究者選取21種“但寒不熱”的疾病(寒證相關疾病)和38種“但熱不寒”的疾病(熱證相關疾病),從OMIM數據庫調查其基因分佈並進行NEI相關通路的統計顯著性檢驗,發現寒證相關疾病與熱證相關疾病在細胞因子通路(Pathway)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從“異病同證”的角度驗證了寒證、熱證的以上網絡模式。通過生物信息學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寒熱證網絡具有復雜網絡的性質,即網絡的功能實現依賴於部分關鍵節點,分別選取了寒證、熱證網絡的關鍵節點,從“同病異治”的角度,通過動物實驗進行寒、熱方劑的干預效應觀察,結果發現寒熱方劑的效應靶點與寒熱證候網絡的關鍵節點密切相關,進一步驗證了寒熱證的生物網絡模型。以上結果綜合表明,證候的形成並非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機體生物網絡的異常模式可較好地反映寒熱證候的生物學基礎,在治療上提示複雜病證對於單因素刺激具有很強的耐受性,而中藥方劑的協同式刺激有助於改善證候狀態¨。該研究為中醫探索寒熱證候在多種具體疾病過程中的共性規律及其辨識方法提供了基礎。同時,通過證候網絡關鍵節點相互作用的量化,也可解決證候研究的預選微觀指標等難題。我們的進一步工作發現,證候研究中的實測指標無統計意義,而計算模型所推導出的未測指標,則具有統計學差異,可有效反映證候的特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以往時候在沒有大量信息學工具的幫助下,往往認為中醫是偽科學的原因是統計的範圍一開始就選對。
概況
病症名。指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症。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沈遲。治宜暖胃散寒。
症狀
胃寒嘔吐
症名。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穀所致的嘔吐。見《症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沈遲。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胃寒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後胞門閉塞,臟氣內阻,寒飲逆上。症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乾姜人參半夏丸。
胃寒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治療胃寒的方法
治胃寒3法
①鮮薑、白糖治胃寒痛:鮮薑500克(細末),白糖250克,醃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②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裡,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乾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③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紅糖水泡胡椒可以有效祛胃寒。
中醫認為,胡椒有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胸膈脹滿及受涼引起的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等。治療這類疾病時,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紅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療因受涼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後,用開水沖,然後與紅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療胃寒引起的胃痛。
胡椒能升高血壓,血壓偏低的患者可多服用胡椒。但是,由於血壓高而導致眼底動脈出血、痙攣的患者則最好不要服用胡椒。
胡椒還主治因受風寒引起的感冒,將胡椒加紅糖、薑絲,與可樂一起煮開服用,對於預防感冒效果很好。
寒性胃痛忌食的食物
獼猴桃
性寒,味甘酸。 《開寶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藥大辭典》也說:“脾胃虛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當忌。
甘蔗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則不宜食。 《本草經疏》中明確告誡:“胃寒嘔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屬寒者當忌食甘蔗。
蓴菜
性寒,味甘。 《本草匯言》中記載:“蓴菜涼胃,……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醫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應忌食之。
西瓜
性大涼,能清胃火。 《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 《中藥大辭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茭白
俗稱茭瓜,唐代著名食醫孟詵曾指出:“茭白寒,性滑,發冷氣,滑中,不可多食。”《本草匯言》亦說:“脾胃虛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
蚌肉
性涼,味甘鹹。 《食療本草》說它“性大寒”。 《本草衍義》中認為:“多食發風,動冷氣。”《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當忌食。
麥門冬
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告誡:“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螺螄
性大涼,寒性胃痛者切忌。 《本草匯言》中早有告誡:“此物體性大寒,胃中有冷飲,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螄,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蟹
性寒,味鹹,亦屬大涼之物。 《本草經疏》中記載:“若血因寒凝,與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熱惡寒之人,鹹不宜服。”《隨息居飲食譜》也說“中氣虛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氣虛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柿子
性大涼,味甘澀,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 《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素有寒積、感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與螃蟹一同食用。
香蕉
性涼,味甘。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說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則食後即感胃冷不適,甚則立即引起胃痛發作,故當忌之。
苦瓜
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當忌食。 《滇南本草》中曾說:“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
梨
性涼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誠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腹痛冷積,胃冷嘔吐,法鹹忌之。”再如《增補食物秘書》、《飲食須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記載,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
荸薺
甘寒之物,能清胃熱,但寒性胃痛者則當忌食。正如唐代食醫孟冼所說:“有冷氣,不可食。”清代食醫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中氣虛寒者忌之。”
甜瓜
俗稱香瓜。性寒,味甘。 《孫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誡:“甜瓜動冷疾”。 《食療本草》中也指出:“動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則容易引起胃痛發作。
此外,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蔔、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疼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