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介紹] 琴挑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琴挑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雖歷經兩千餘年,仍被後世的文人墨客們津津樂道。揚雄評價司馬相如竊貲卓氏,顏之推亦說司馬長卿竊貲無操,王立群教授更是立場鮮明,認為司馬相如此舉便是劫財劫色。那麼,一代文豪司馬相如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們不妨作一下分析。
司馬相如早年以貲為郎,郎是一個年俸八百石的無權無勢的小官,其實官大官小都無所謂,對司馬相如來說這不過是一個進身的階梯罷了。可惜孝景帝只愛騎射不好辭賦,如此進身之路便被封死了。恰巧這時梁孝王來朝,於是投身於梁孝王門下。梁孝王好文學,司馬相如自然會受到尊重,而且可以跟當時的名士鄒陽,枚乘,吳莊忌夫子在一起廝混,也有益於提高自己的聲譽。權衡利弊,便辭官不做,去了梁孝王府上。在梁孝王府,司馬相如著實過了幾年舒服日子。
可惜梁孝王死的早,司馬相如無可依附只得歸家。在外這些年,錢沒賺著,反而搭進去不少,此時的司馬相如已然是家貧如洗,而且最致命的是無以為業。司馬相如善不善於經營是一回事,在那個年代,商人的地位很低,做為一個讀書人絕對是不懈於經營之道的,尤其是象司馬相如這樣愛慕虛榮的人。詩書不能當飯吃,衣食才是人的基本需求,當然還有一點相當重要,即個人的尊嚴遭到了嚴厲的挑釁。恰在此時,臨邛令王吉向他發出了邀請。這對司馬相如來說不亞於雪中送碳,司馬相如自是欣然前往。然而在臨邛,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際遇。
據《史記》記載:相如往,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謹肅。在這段記載中,我們會發現兩個問題。首先,王吉對司馬相如的態度,司馬遷用了一個「繆」字,這個繆字裡面大有文章。另外,司馬相如到臨邛的目的是為了打秋風混碗飯吃,在這種情況下,對王吉的不恭敬也極不合常理。這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貓膩?我們不妨推斷,在同王吉的交往中,司馬相如已經瞭解到了臨邛的一些情況,尤其是對卓文君的身世有了一定的認識,於是布下了一個局。而王吉的謙卑,以及司馬相如的故作傲慢則把他的身價抬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這是整部戲劇的序曲,而且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
卓王孫是大商人,以冶鐵為業,是大漢王朝的首富。商人必然要有政府的支持,縣令王吉如此敬重的人,如果不適當的表示一下恭維,肯定有失體面,於是便設宴宴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一再推辭,從戲劇的角度講,叫做情勢積累。司馬相如不到場,王吉不敢嘗食,迫使卓王孫親自去迎接司馬相如,如此一來架子便拿的足足了。及至到了卓府,王吉立即請司馬相如鼓琴,這是即定方案。司馬相如口吃,彈琴是對他缺點的掩蓋,同時也是發揚他的優點。司馬相如在上流社會混了這麼多年,要說一點兒看家本領都沒有那是扯淡。操琴便是他的必殺技之一。
《史記》記載: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在這裡,司馬遷又用了一個「繆」字,這個繆字跟前一個意思相同,都是「故作」的意思。通過這一段的記載,司馬相如的勃勃野心便昭然若揭了,目標明確,串演這齣戲的目的就是沖卓文君去的。鼓琴是整部戲的高潮,司馬相如現場演奏了一曲《鳳求凰》。其詞: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詞曲淺顯明白,向卓文君發出了求愛信號。
是年司馬相如年35,老光棍一個,向女人求愛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假設卓文君是個醜女,司馬相如的行為一望便知,自然要受到眾人的鄙視,但是卓文君是個美女,據說卓文君: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司馬相如向卓文君求愛,順理成章,無懈可擊。即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慇勤,文君夜亡奔相如。
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漢朝,女性足不出戶,婚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此舉是大膽的追求愛情呢?還是死不要臉呢?首先,卓文君新寡,在這種情況下與人私奔是不道德的事。其次,用我們現代人的觀念來解釋,男女之間要相互瞭解相互愛慕才能結成連理,而卓文君只是隔著窗子看了司馬相如一眼,要說他們之間會產生愛情是不可能的。僅僅因為好音?雖然當時司馬相如已經嶄露頭角,但離大文豪的位子還遠著呢,那麼只有一個解釋了,據《西京雜記》記載,文君放誕風流。
當然,構成卓文君夜奔,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司馬相如戲演的好,通過王吉對他的吹捧,把他抬到了一定的高度,迫使文君仰視。第二司馬相如初到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也就是說,在卓文君眼裡司馬相如是個富家公子。及至到了成都,才發現受騙上當,而生米已成熟飯。卓文君是大家小姐,忍受不了寒苦的生活,而卓王孫又不付錢,怎麼辦?卓文君提議回臨邛,靠向兄弟們借貸為生。
其實,卓文君的想法早在司馬相如的計劃之中,只不過由他提出來,必然會遭到卓文君的懷疑和其他人的非議。卓文君的提議正中司馬相如的下懷,於是司馬相如二進臨邛。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轤。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儘管日子已經混到了賣貂裘換酒喝的地步,司馬相如仍然擁有車騎,僕役,足見司馬相如的虛榮心是何等之大。這樣的一個人,讓他與雜役為伍,混跡於市井之間,豈不是比要他的命更令他痛苦!再說了,想開酒店在哪兒都能開,為什麼非要到臨邛?原因只有一個,以恥王孫,迫使他就範。
卓王孫本打算一文不付,但是司馬相如就在他眼皮底下象小丑似的躥來跳去耍個沒完,想躲也躺不了。丟人現眼丟到家門口了,怎麼辦?大家的眼睛都看呢?沒辦法,他可以不要臉,別人不能不要臉,況且卓王孫是有身份的人。要面子,就得甘受敲詐之苦。思來想去,算了,敲詐就敲詐吧,權當是稼貲了。司馬相如是個明白人,拿到錢之後,立馬走人,回成都,當起了大富翁,為整部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其實,對於卓王孫龐大的家業來說,他不過是付出了一筆小錢罷了,但是卻改變了司馬相如一生的命運。通過對卓氏財富的巧妙運用和苦心經營,司馬相如終於踏入了權力的高層,受到帝王的認可。當然,起主要作用的還是司馬相如的卓越才華。司馬相如開創了大賦的先河,在當代便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譽。司馬遷在為他作傳時,雖毫不隱瞞的暴露了其人品上的暇眥,但傳記中大篇幅的引用了他的文章,這在《史記》中絕無僅有。大浪淘沙,兩千餘年後的今天司馬相如的名字仍被後人們所熟知,也足以證明了他在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據說司馬相如晚年時,欲娶茂陵女為妾,後受到卓文君的詩諫而做罷。封建王朝,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事,這一點不能夠確定他對卓文君原本就不存在愛意。縱觀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行為,如果從人的自然屬性本能來講,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出此下策,但從德行來論卻暴露出了他卑劣的行徑和骯髒的內心世界。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得承認,司馬相如是一位第一流的大導演,傑出的編劇和優秀的演員。在琴挑的過程中,整部戲安排的環環相扣,絲毫不差。
即然司馬相如的品行如此不端,為什麼後世的文人不對他嗤之以鼻,反而當做美談?在這個問題上,單純的說文人們思想淺薄不通歷史是不正確。說文人們有意為其掩護,不致玷污文人們的聲譽也未必說的通。我個人認為這裡面有幾個主要的因素,首先,司馬相如的大賦征服了文人們的靈魂,使其不得不頂禮膜拜。第二,司馬相如在俘虜卓文君的過程中運用的是藝術手段,而藝術是文人們特有的表達方式。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司馬相如圓了文人們的一個夢,而這個夢在封建王朝只能是一種妄想。
我們都知道,文化人窮。在當今社會,文人們可以通過販賣自己的知識去獲取財富。而在封建王朝,文人們的進身之路只有一條,即通過科考實現一步登天的願望。隋朝之前沒有科考,隋以後雖有科考,但科考制度混亂,舞弊案層出。真正有才華的人不一定能高中,而沒有才華的人未必不中。無數的文人們皓首窮經,一生在科場中廝混,最終只能落個嘔血數升。科場是一條不歸路,是一條死路。其實開科取士不過是統治者籠絡文人們的一種手段罷了,一千幾百年的開科歷史,有幾個人踏上了富貴之旅?屈指可數。]
如果說文人們還有第二條路可走的話,那就是幻想著通過聯姻的方式去攫取財富了。但是封建王朝,門第森嚴,有幾個有錢人會把自家的小姐稼給一個一無是處的窮酸文人呢?我們說這是一個白日夢,這個夢只能是妄想,而司馬相如卻把這個妄想變成了現實,以雅的形式達到俗的目的,這就不由得文人們不對其心悅誠服了。牛!真他媽的牛!老子從小就做這個夢,這輩子是不行了。我想大多數窮文人都必然會有這種想法,這麼說肯定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有辱文人們的清譽了。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