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致胖因子!專家指出,缺乏便利運動、減重的環境,容易讓人發胖。康健雜誌從「健體」、「環境」、「施政」3大面向分析台灣20縣市,嘉義市、台北市打「肪」表現最佳。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副教授劉影梅開玩笑說,「好吃懶動是天性」,改變環境比改變天性容易。去年一項針對身體活動量的國際研究,加上「環境因子」進行分析,若居住於校園附近等便於散步、健走的環境,養成走路習慣者是一般人的15倍;若居家附近有公園等便於運動環境者,有運動習慣者是一般人的5倍,「可見環境能創造習於走路、運動的人」。
落實在縣市政策,劉影梅建議,首長都該推動大眾運輸加上「路平專案」,減少騎車、開車;「人行路」平順好走,能培養民眾時時運動的好習慣。
近年政府努力「打肪」,推動健康減重政策。在「健體」、「施政」項目取得最高分的嘉義市長黃敏惠說,打擊肥胖要從「關懷」做起,市政府積極建設公園,且為讓民眾「健康吃,快樂動」,首創「健走步道熱量標示」,在市民常運動場所的步道上,直接標示健走消耗的熱量,等於喝多少杯珍珠奶茶、吃多少米飯。
另外,嘉義市還整合市內53個運動團體,經由社區整合性健康篩檢,一旦發現民眾體重過重,或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問題,就會寄送「轉介單」,建議到適當場所運動。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維持健康體重也得從教育做起,北市從校園做起,拒絕含糖飲料,鼓勵全民運動。
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國榮說,健康烘焙能同時兼顧健康及美味,市府多年前與糕餅業者合作,不僅要求油脂必須零反式脂肪酸,早在兩年前,就積極要求麵粉供應商提供全穀麥粉,推動熱量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