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旅遊] 南投/地利天主堂 偶像劇取景最佳場地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南投/地利天主堂 偶像劇取景最佳場地

南投/地利天主堂 偶像劇取景最佳場地
 
 
第一次踏入這個教堂時,就被它的景致與氛圍所深深吸引,這裡簡直就是電視偶像劇取景的最佳場地。   

【文、攝影/Clare】

位於台16線上,屬於信義鄉原住民部落的達瑪巒,就是現今的地利村,部落裡有一座50多年的天主教堂,紅磚砌成的牆面,外觀看似簡單,但是周遭環境顯得特別清幽,加上達馬巒部落四面環山,景色特別迷人,第一次踏入這個教堂時,就被它的景致與氛圍所深深吸引,這裡簡直就是電視偶像劇取景的最佳場地。天主教是當地布農族原住民所信仰的宗教之一,許多部落裡的居民跟這座天主堂一起成長,教堂與教會的神父、修女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神父在偏遠的原住民部落裡人數嚴重不足,所以地利天主堂的神父還得兼附近幾個部落天主堂的神父,一天可能要趕好幾場。

 
地利天主堂優美的環境。

除了天主堂主建築之外,在教堂後方還有一大片草地、修女的宿舍,以及其它建築,這裡不僅是不落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大人、小孩們的共同回憶。

在草坪下方的一塊花圃裡,種植了不少香草,教堂稱之為Tina香草園。Tina是布農族語「母親」的意思。布農族的孩子稱呼媽媽為Tina,達瑪巒部落的婦女稱呼他們的修女亦為Tina,在他們的心目中,修女就像母親一般的照顧、教導他們,Tina香草園則是一群Tina栽種出來的保健植物香草。

Tina香草園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九二一地震及桃芝颱風侵襲下,大地的母親(Tina)受到嚴重的傷害,正當大家收拾起傷痛,尋找重新出發的途徑時,濁水溪畔的達瑪巒部落─地利天主堂負責災區重建工作的郭修女(Tina),為了讓部落裡的婦女(Tina)能夠自立更生及在地就業,更基於對大地母親的疼惜與愛護,在台中區農業改良所的輔導下,帶領一群婦女(Tina)採用有機肥料與堅持無農藥栽種香草保健植物,天主堂除了在教堂的空地栽植外,並鼓勵這些部落的婦女在自家空地栽植,再以高價收購,將這些收購的香草植物,委託廠商提煉出各式香草產品。從2002年開始至今,天主堂修女與部落這群婦女們,已研發出數種香草茶包、香草泡澡包和香草鹽等產品;2004年更進一步生產純露和精油,開發各式晶露產品,目前這些產品也提供電話訂購。

 
原有產房的紅磚建築,仍保存完整。

大草坪是當地長者練習槌球的地方,分布在台灣各地的教堂,尤其是原住民部落裡,教會總是做了許許多多慈善工作,也和當地居民、信徒的心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是沒有參與、深入瞭解的朋友難以體會的溫情,有了教會所付出、散播的愛,原住民部落的孩子也能一步一步走上正途。

爬上這個台階,來到一處頗似眷村樣貌的建築群,其實這一間間屋宅是當年的產房,天主堂的修女們各個學得接生的技術,當年部落醫學資源極其缺乏,婦女們生產都要靠這些修女幫忙接生,如今這些產房已不具接生用途,目前改都為接待客房,方便留宿的教友使用,只是部落居民看到這一間間的房舍,特別讓人感動,而以外地人的眼光角度來看這些紅磚斜頂的建築,特別感到懷舊,有兒時的味道。

天主教的神父與修女和基督教的牧師、傳道除了信仰、制度上有些許不同外,神父與修女是不能結婚的,因此,因此在原住民部落裡要培養一個神父,有它的困難度,這就是這些地方的神父,一個要兼老幾個教堂的原因。

 
地利達瑪巒部落一團和氣,值得遊客走訪。

五十多年歷史的地利天主堂裡,有些樹木的年齡早已超過天主堂,園裡的這棵樟木枝葉繁茂、高聳雲霄,成了教堂的象徵,許多部落原住民在樹下玩耍、和它一起成長,也成了大家共同的回憶,這些樹木就像守護他們的神父、修女般,帶給他們更多安定的力量與美好的回憶。

教會內還有一座籃球場,這裡經常是假日居民團康、活動比賽的場地。在布農族群的觀念裡,極少地域觀念,不管是不是同一村落,都可以和平相處,大家就像一家人一般,因此,每次部落的活動,總是有其他村落的布農族原住民一同來此參與,感情極其融洽。

這天是四月第四個禮拜天,也是復活節,教堂舉辦了各式活動,還有原住民的烤乳豬,我們這群觀光客也在他們的熱情歡迎下,享受到美味的烤豬肉,這是我的最愛,當然是一陣猛吃,好喜歡這個時候的氣氛,親切的原住民、天主堂的故事,都讓我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有機會我還要再來!

★地利天主堂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34-3號
電話:049-2741231

★Clare的個人網站:http://www.wretch.cc/blog/l50740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