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時多運動和補鈣,是儲存骨本避免老來骨質疏鬆最好的方式。但據衛生署國健局調查發現,四成國中生每周運動低於兩次,三成國中生每周攝取牛奶或奶製品不超過一次;十月二十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衛生署國健局組長徐瑞祥昨呼籲,家長和師長應多關心青少年運動和補鈣問題。
青少年補骨力的關鍵期,男生是十三到十七歲,女生十一到十四歲,建議少男、少女應在這階段多運動並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民眾在青春期結束前儘量增加骨骼的密度與質量,有助避免中老年時期發生骨鬆性骨折。
從小儲存骨本是避免老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骨折的方法,但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民國九十五年針對四千四百多位國中生進行的「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四成國中生每周運動天數低於二天,其中又以青少女的情形更為嚴重,約半數青少女每周運動天數少於二天,男性則是三成。調查也發現,約三成國中生每周攝取牛奶或奶類製品不超過一次。
衛生署國健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徐瑞祥指出,四成國中生每周運動不到兩天,這恐意謂不少國中生除體育課外,根本很少運動,部分少女甚至上體育課都懶得動。因應運動、補充鈣質是儲存骨力的方法,趁世界骨質疏鬆日前夕,再度呼籲家長或老師,應注意青春期正發育、成長的的運動及飲食。
為配合世界骨質疏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訂十八日下午一點到四點,假台北市信義區101大樓前北方廣場舉辦「世界骨鬆日戶外園遊會」;規劃有骨密檢測區、骨鬆對策攤位區及衛教遊戲區,提供民眾骨密體檢、骨鬆衛教、高鈣食品試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