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轉貼] 免疫失調惹麻煩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注意副作用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免疫失調惹麻煩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注意副作用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炎,由於免疫失調而引起,但確實的發病機轉仍然不明,發生率約1%,任何一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半,30~50歲年齡層最多。
 類風濕關節炎會發生身體兩邊對稱性的關節發炎,紅腫熱痛,較多發生在手指關節、手盤、手腕、手肘、腳趾、膝蓋、及肩膀,其他關節也會受到侵犯,但特別的一點是手指末端指節不受侵犯。該病的特徵是經過一陣子的休息(如睡覺或午睡)之後,關節反而更痛,這與因為工作過度而引起的關節疼痛不同。早晨醒後的關節僵硬的時間越長,表示類風濕關節炎越厲害。

 由於關節內長了贅肉組織(pannus),繼續的增生,侵蝕骨頭,破壞了關節,並使周遭的韌帶與肌腱發炎、鬆弛,於是關節變形,病人失去日常生活動作的功能,最先發生在手指、手腕及腳趾關節。腳趾會上彎變形,尤以末趾最常發生,使穿鞋困難。

 此外,頸椎關節的病變,使附近血管受到壓迫,腦部缺氧,導致頭暈目眩。由於第一、二節頸椎關節受到侵蝕,使脖子肌肉腫脹痙攣、痠痛僵硬,尤其在左右方向的轉動最為困難,同時也會有頭痛的症狀。最令人擔心的是頸椎一、二關節的病變,使頸椎關節移位而壓迫龍骨神經,造成肌肉麻痺。

 類風濕關節炎常會侵犯眼睛,包括乾眼症與鞏膜炎,乾眼症的發生率高達25%以上。不但眼睛,口腔也會口乾,使蛀牙率增加;鞏膜炎會造成眼睛劇痛及視覺障礙。

 過去的治療,先使用第一線藥,即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治療半年無效才使用第二線藥物。但以後發現只有第二線藥物才可阻止關節變形及骨頭侵蝕的進行,所以現代的治療是一旦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以後,馬上使用第二線藥物,以防關節受到破壞。

 第一線藥物即阿斯匹林等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此類藥物療效迅速有效,使用於急性期,但長期使用會有胃潰瘍及腎病變的副作用;新一代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cox-2抑制劑)雖然不會傷胃,但仍要注意腎臟的副作用。

 至於類固醇,療效良好,但副作用很大,所以只用在急性期,或少量長期(數月)使用,等第二線藥物生效以後就考慮停用。第二線藥物可以阻止關節的惡化,是治療的主力,但有較嚴重的副作用,所以要格外小心使用。其實產生副作用人數不多,沒有副作用的病人就可以使用,所以必須由有經驗的風濕專科醫師來開立處方。

 這類藥物作用緩慢,要2至3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療效,在這期間要小心追蹤可能的副作用。

 常用的第二線藥物包括奎寧製劑、Sulfasalazine,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如methotrexate(MTX)、azathioprine(Imuran)、cyclophosphamide(endoxan)、leflunomide等。這些免疫抑制劑通常是癌症治療的藥物,少量用在類風濕病人,常見的副作用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減少,在有經驗的風濕病專科醫師指導下是安全的。而另外移植時用於抗排斥用的cyclosporin與mycophenolate,效果也不錯,但藥價昂貴。

 最貴的是以生物製劑為主的免疫標靶療法,可以分為幾大類:抗細胞激素療法(anti-cytokine therapy)、抗B細胞療法(B cell depletion therapy)、抗T細胞療法(T cell depletion therapy)、以及免疫耐受性誘導療法(tolerance induction therapy),針對特定的免疫缺失來治療,這些藥物正陸續地引進台灣之中。

 台灣的病人,常因沒有被診斷出來而沒有做積極性的治療,結果進行到難以治療的末期病變,不但疼痛受苦,生活上,也會因為關節變形而喪失功能。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