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的朋友剛被幼稚園老師“請”過去,當然是因為她兒子小恒。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小恒拿著一根木棒和小朋友興致勃勃地打鬧,老師看到了,大概是出於擔心,於是嚴厲地沒收了木棒。小恒很委屈地站在那裏。老師說,你可以去玩其他玩具。小恒說,那我騎自行車!老師說,可以。
接著小恒就去騎自行車,可是自行車當時正被一個小女孩騎著。小恒上去二話不說一把把小女孩推了下來。老師看到了,馬上把小恒叫下來,說:你應該跟小女孩道歉。小恒很不情願地背對著小女孩說:對不起。老師說:你應該真誠地道歉。小恒說:我道歉了。老師說:你是道歉了,但不夠真誠。你應該正對著她,看著她的眼睛道歉。小恒照做了,老師說:你的道歉還是不真誠,你必須真誠地道歉。
什麼是真誠地道歉?
小恒回家後,一臉困惑的問:媽媽,什麼是真誠地道歉?媽媽想了好幾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就來問我。
我說:“真誠”對於三四歲的寶寶來說,過於抽象了。“真誠的道歉”前提是寶寶真的感到歉意,而不在於“背對著別人”還是“看著別人的眼睛”,“真誠”不是形式,是真實歉疚之情的自然流露。倘若沒有歉意,任何形式和語氣的道歉都是不真誠的。
問題是,當時的情境下,寶寶是有情緒在的,他正在為自己的木棒被老師沒收而“委屈”,或許在他看來“這沒必要也不公平”,或許他正介意“老師對他的態度”。這種情緒被忽略,寶寶可能會產生“怨氣”,這種情緒下,他很難去顧及別人的感受,於是當他發現自己想玩的自行車又被別人佔住的時候,他遷怒於人——把那個小女孩粗魯地推了下車。而這時候,他再次被老師批評並要求向小女孩“真誠道歉”……
這件事給我很多感觸:
其一,我們應該慎用批評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寶寶的失當行為並不是犯錯或者惡意;
其二,無論是爸媽還是老師,都應該及時關注寶寶的情緒,寶寶帶情緒的行為和平時的行為是有不同的,不可等同看待,如果寶寶的情緒得不到處理,事情也很難得到滿意的處理;
其三,寶寶接納、調整和控制情緒的能力通常是很弱的,這需要我們的接納和幫助。就這個情境而言,我們應當幫助寶寶分清自己的委屈和遷怒;
其四,對於小寶寶來講,具體的事情及其結果通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從中感到了什麼和學到了什麼。
寶寶需要一點一點的學習處理各種問題
寶寶在這個事情當中,是否感到了大人對自己的關心——“大人們在意我的感受嗎?”,這影響到寶寶如何構建和別人的關係,這包括對別人的信任感和情感上的親密;
是否感到大人對自己的理解——“大人們明白我的感受嗎?”,如果寶寶能得到理解,就會更願意去傾聽,如果寶寶不被理解,他就會努力去表達和強調自己的感受,或者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生氣;
是否感到大人對自己的尊重——“他們重視我的想法和需要嗎?”,如果寶寶感到了被尊重,他就更容易去尊重別人,同時也更容易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因為別人尊重自己意味著自己值得尊重;
是否有效地應對了問題——“我該怎麼辦?”,寶寶需要一點點學習處理各種問題,但只有寶寶的情緒被關注、理解和尊重的時候,他才能面對問題,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寶寶就會陷於自己的情緒之中。在這個具體事例中,情緒妨礙了寶寶面對問題,因為他自己還在委屈之中,他怎麼可能去體察別人的感受呢?如果不能體察到小女孩的無辜和自己的遷怒,又怎麼可能產生歉意呢?如果沒有歉意,又何談真誠的道歉呢?在老師強大的要求之下,他只能迫於壓力讓老師滿意而已。
假如我們能瞭解到這些,這就可以成為一個機會,寶寶可以藉此感到關心、理解和尊重,學習分辨兩種情緒,體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是這樣,任何一個衝突,不管大還是小,人們既可以遭受挫折甚至留下陰影,也可以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