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茶飲消暑止癢 多補充水分 消除燥熱
最近早晚溫度變化大,還有午後雷陣雨,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黃建榮表示,最近門診有8~9成的民眾,是因皮膚癢與中暑而就診。這時除了多補充水分消除燥熱、也可自製茶飲,改善與減緩中暑和皮膚癢的發生。報導╱王文怡 攝影╱高凱新、吳朝奎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黃建榮指出,皮膚癢多半是因環境濕氣重、累積許多塵與灰塵;而中暑則是因天氣溫差大,加上體溫調節系統失常,造成身體發熱、沒食欲等狀況出現,都可藉由茶飲改善症狀,如荊芥、生地具有清熱止癢幫助軟化與預防皮膚乾燥功能,而藿香、西洋參則具有益氣生津、養陰清熱等功效。
減緩皮膚癢
因天氣變化大,且正值梅雨季節,高溫多濕的天氣更是細菌和黴菌的溫床,使皮膚會有紅腫、癢等現象產生,大部分會出現的症狀為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而以下茶飲都可減緩皮膚癢的情形。
清熱止癢茶
適用對象:天氣變化大或較熱時,會在關節處出現皮膚癢、紅腫等症狀者。
材料:荊芥6克、牛蒡子3克、防風3克、金銀花3克。
作法:所有藥材放入布包中,再與1000c.c.的水放入鍋子中,並且以中火將水煎至沸騰後,轉小火續煮3分鐘後熄火待溫涼,每次可喝250c.c.,每天早、中、晚飯後及睡前30分鐘各喝一次。
功效:有助清熱止癢、利濕。
注意:貧血且口乾多汗者,不宜飲用。
養血潤膚茶
適用對象:皮膚上出現紅、癢、熱、燙、脫皮等現象的人。
材料:當歸6克、生地6克、乾燥蓮藕9克、牡丹皮9克、甘草6克。
作法:所有藥材放入布包內,與1000c.c.水放入鍋中,用中火將水煮至沸騰後,轉小火續煮3分鐘後熄火待溫涼,每次喝250c.c.,每天早、中、晚飯後及睡前30分鐘各喝一次。
功效:袪濕清熱、養血袪風。
注意:此茶飲會讓氣血不順,使瘀血不易復原。有瘀血者,須經醫師診斷後飲用。
首烏木耳茶
適用對象:當皮膚上呈現出乾燥、脫皮等症狀的人。
材料:何首烏4克、白木耳2克、甘草4克。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進壺中,加1000c.c.的熱水,蓋上蓋子後等約15分鐘即可飲用。每次約喝250c.c.,分早、中、晚及睡前各喝一次,要喝時無需再加熱。
功效:可減緩體內水分流失,並且具有保濕效果。
注意:拉肚子或有嘔吐者不宜食用。
清熱防中暑
中暑多半是因冷熱溫差大或持續在高溫下過久造成,經常會伴隨著頭痛、想吐、精神萎靡及食欲不振等現象,以下茶飲可防中暑。
竹葉清茶
適用對象:汗多、食欲不佳、疲倦無力。
材料:生石膏100克、淡竹葉10克、天花粉10克。
作法:將所有藥材用布包起,與1000c.c.的水一起放入鍋中,用中火將水煮至沸騰後,再用小火續煮3分鐘後關火即可,當開水飲用,每次約可飲用500c.c.。
功效:有助於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注意:腹瀉者不宜多飲。
藿香養胃茶
適用對象:天氣太熱而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形。
材料:藿香、香薷、紫蘇各6克,刺五加、炙甘草各5克。
作法:將所有藥材用布包起,與1000c.c.水放入鍋中,用中火煎至沸騰後,再用小火續煮3分鐘後熄火待涼,趁熱溫服。每次約喝250c.c.,分早、中、晚及睡前各喝一次,要喝時無需再加熱。
功效:幫助消化,提振食欲。
注意:有嘔吐及拉肚子者忌用。
西洋參清熱茶
適用對象:出現口渴、疲倦、四肢無力。
材料:西洋參10克、麥門冬7克、石斛7克、竹葉3.5克。
做法:將所有的材料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壺裡。加入1000c.c.的熱水,燜蓋15分鐘,待放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有助於益氣生津、養陰清熱。
注意:凡身體虛寒者忌服,或感冒初期者不宜用。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 黃建榮
醫師說 穿淡顏色衣服避中暑
炎熱天氣時若要外出,應戴草帽或撐傘、穿著淡顏色的衣服,且以寬鬆、透氣為主,可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