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環保署澄清「國光比六輕 致癌死亡人數多150%」錯誤報導

環保署澄清「國光比六輕 致癌死亡人數多150%」錯誤報導

【環保署澄清「國光比六輕 致癌死亡人數多150%」錯誤報導】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計處   


--------------------------------------------------------------------------------


        環境資訊中心今(2011)年2月9日刊載朱淑娟女士報導「國光比六輕 致癌死亡人數多150%」一文(參考資料1),內容引用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嚴重錯誤的推論資料,為免誤導大眾,特為說明如下:

        該報導引述中興大學環工研究所莊秉潔教授,在環保署審查國光石化彰化縣西南角(大城)海埔地的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今年1月27日專案小組第4次初審會議中,報告其研究的結果,推估國光石化如營運後,將使全台灣癌症死亡人數每年淨增加4260人。如果大家記憶猶新,早在去(99)年6月商業週刊1179期 (參考資料2),就已經引述莊秉潔教授的推估,報導國光石化「八輕廠2天將奪1條人命」,亦即每年全台灣增加癌症死亡人數183人。其實,商業週刊報導後,環保署歷次邀請其出席討論國光石化的健康風險評估的方法論時,莊教授的報告都是依據他使用GTx污染擴散模式計算國光石化污染物在全台灣的分佈(參考資料3)及美國學者Pope等人的最新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參考資料4),推算國光石化如未依據環評審查意見縮小開發規模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方式營運,則每年全台灣會增加癌症死亡人數為819人,何以在今年1月27日專案小組第4次初審會議中,莊教授又將數字暴增為4260人?

        仔細閱讀莊教授今(100)年1月21日在台灣風險分析學會所辦的「空氣中PM2.5之風險分析」研討會中,獲得海報論文獎的研究報告(參考資料5),發現問題出在此研究報告不再引用美國學者Pope等人研究結果的癌症影響參數來做計算,而使用以台塑六輕為案例自行回推,計算空氣中每單位PM2.5粒狀污染物造成致癌死亡率增加量的過程,做了嚴重的錯誤假設。這個假設是在他選定的台灣322個鄉鎮市區中居民,於2003-2007年(台塑石化六輕工業區量產營運期間)之個別的惡性腫瘤標準化死亡率,與1993-1997年 (六輕石化工業區開始建廠以前的五年期間)比較,並將2期間之死亡率增加量中,屬於空氣污染造成的部份,錯誤地完全歸因於他用GTx污染擴散模式計算台塑六輕石化排放導致322個鄉鎮市區空氣中PM2.5粒狀污染物增加量所引起,而完全未考慮與惡性腫瘤相關的干擾因子之貢獻量。此外,該研究報告的上述假設尚有兩項錯誤:

        其一,將六輕正式量產營運前五年期間(1998-2002年)的死亡率增加量,也歸責於六輕量產營運時的污染排放物;

        其二,與國外研究做法不同,未使用前後二時期322個鄉鎮市區空氣中PM2.5粒狀污染物的實際量測值,及其所呈現的PM2.5變化量,亦即包括六輕及所有其他排放PM2.5污染源之共同效應。該研究反而將322個鄉鎮市區空氣中PM2.5之貢獻,窄化到只用擴散模式計算六輕排放對322個鄉鎮市區空氣中PM2.5的增加量,代替環境空氣中PM2.5實測值的變化量,錯誤地認定這些地方空氣中PM2.5的增加量就只是用六輕計算出來的量。

        這兩項錯誤都有放大六輕所排放PM2.5對惡性腫瘤影響的效果,以致造成莊教授計算的結果比Pope等人研究PM2.5對疾病的影響貢獻量,即所謂的劑量反應函數,高出達40-50倍。然而莊教授卻堅持要使用此高度不合理的錯誤結果,來推算國光的影響。在其報告之結論表示:「六輕排放影響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石化業所產生之細懸浮微粒(PM2.5)及煙成份複雜,其包含並混合著各種毒性極高之致癌物質如重金屬(砷、鎘、鎳)、戴奧辛、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VOCs等致癌物質, (b)另一可能原因是目前環保署排放量資料庫低估了六輕之實際排放量。加上(c)PM2.5在癌症的影響上主要扮演promoters的角色。又(d)所影響的主要為農業區,這些污染物可能經由食物鏈造成死亡率的增加。」莊教授既懷疑環保署資料庫的排放量有問題,還要大膽使用所得到的結果,又再把與其推論結果偏高毫無關聯的食物鏈扯進來。

        其次令人不解的是,莊教授研究報告及結論中敘述,其「研究分析所得的劑量反應函數, P0(六輕營運前)至P2(六輕營運)期間, ….六輕石化污染造成(全台灣)每年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為1651人/年。依六輕石化之劑量反應函數推估國光石化,則若國光石化營運後, ….其污染會造成(全台灣)每年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為達4260人/年。國光石化之影響會大於六輕人數,主要原因是國光石化與六輕建廠區域非常接近,且當地現況癌症死亡率已是全台最高的區域,再加上目前所獲得之風險模型為等比級數之關係,因此雖然排放量相當,死亡人數增加了將近150%。」其中,對六輕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1651人/年的推估,已是使用前述假設錯誤所得較國際知名研究高出40-50倍影響的參數,計算得到的偏高結果;對國光的推估結果較六輕影響又再增加了將近150%,高達4260人,則是跳躍式出現的數字無實證與計算根據及步驟:

        其一,國際間近年及最新的研究報告(參考資料6),已確認PM2.5粒狀污染物之致癌性的劑量反應函數是線性關係,且無下限閾值。莊教授研究報告中使用的劑量反應函數也是線型函數,且報告中並未見其敘述如何獲得等比級數風險的風險評估模型;

        其二,計算所得增加的癌症死亡人數,是分布在全台灣每一個角落或莊教授所選的322個鄉鎮市區中。莊教授認為國光石化與六輕建廠區域非常接近,且當地現況癌症死亡率已是全台最高的區域,是國光與六輕排放量相當,影響人數反而遠大於六輕影響人數的另二項原因。這種因果推論超乎常理,除需有實證支持,其反應函數或風險模型的科學論證亦須在研究報告中顯現出來,卻未見敘述。

        其三,如何計算得到國光營運後每年會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達4260人/年,較其推估六輕影響全台灣增加的癌症死亡人數再增加了將近150%,所用計算公式及輸入數值與詳細步驟,在其報告中未見呈現。

        另外,莊教授在研究報告中有一段須要澄清的敘述:「如1997-2009年6大都會區中,選取中央氣象局氣象站及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各1站(共12站)之能見度與PM2.5濃度值進行分析,其結果顯示PM2.5濃度與能見度呈負相關……。歷年能見度趨勢顯示,台中及雲嘉南地區之能見度自1962年起隨著年份的增加呈現明顯遞減的現象……。





TOP


更多好康分享中~~
  因台灣地區從2005年起各監測站才陸續加入PM2.5監測的行列,若以與能見度之關係推論,自1962年起台中及雲嘉南地區之PM2.5濃度有逐年上升的現象。而男性與女性之標準化全癌症死亡率及發生率之歷年資料顯示,台中、嘉義及台南三大都會區之死亡率及發生率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生率之增加量較死亡率為大,顯示雖然癌症的發生率增加快,但因為醫藥進步,因癌症而死亡的速度未如發生率增加一樣快速,但同時也表示,台灣這幾年雖然在經濟仍有成長,但在癌症死亡率及發生率上卻付出極大的代價。」

        最後這段話並無實證支持其說法,卻有一些相反的現象。確實,環保署監測站2005年起各監測站才陸續加入PM2.5監測的行列,莊教授如何獲得環保署在6大都會區中1997至2004年PM2.5資料進行迴歸分析,需要澄清;分析環保署全國57個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10(前9年 - 1996〜2004年;近6年- 2005〜2010年)及PM2.5(近5年- 2006〜2010年)之質量濃度監測結果顯示,大部份測站都顯現PM污染濃度下降趨勢(參考資料7)。且近5年台中及雲嘉南地區絕大部分之PM2.5濃度是下降的,並不是莊教授以能見度資料反推而有逐年上升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環保署多年來,逐步加嚴燃燒會排放PM2.5污染物的車用燃料及工業用燃料中的硫含量,使得我國硫氧化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參考資料8)的貢獻,反而大陸越境傳輸到台灣在濕沉降中的硫酸鹽比例有成長趨勢。環保署已規劃參考美日,制定我國PM2.5污染物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以延續PM2.5的下降趨勢。

        各種開發案與其他眾多污染源一樣,排放的部分污染物有致癌性造成國人壽命減損的風險。但開發案排放污染物的數量及減損壽命程度是多少,就是環境影響評估階段要用科學方法調查、分析與推估的工作。並且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審查其推估結果,決定要求開發單位盡最大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減輕影響,或決定不同意其開發。開發案有上述負面影響是事實,反對一方也在壽命減損程度的推估上,例如莊教授依據Pope等人另一研究結果(參考資料9) ,推算國光石化如未依據環評審查意見縮小開發規模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方式營運,國人壽命平均每人會減少23天至25天(約0.065年),與開發單位有不同的算法及主張。

        但問題的關鍵是,壽命減損的負面影響,要減少到多少的程度才是可以接受的,還是只要有一點點的負面影響就不能接受?這就必須衡酌正、負面及整體效益了!例如, Pope等人綜合各方研究的結果(參考資料10)顯示,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年年增加,但是,如果沒有PM2.5粒狀污染物,全部美國人的平均壽命還可以每人平均多增加1.8年;住在都市地區的美國人,如果不是受到比鄉村更高的PM2.5污染濃度影響,平均壽命還可以每人多增加2.5年到3.1年,可是為了謀生,住在都市的人還是比住鄉村的人多;抽菸的人如果戒菸,平均每人壽命則可以多增加8.6年,雖然如此,選擇抽菸的癮君子還是不少;另外,政府努力下, 1980年至2000年間美國人因PM2.5污染的改善,全體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因此增加的數量是0.4年,占總增加年數的15%,住都市地區的人因PM2.5污染改善更多,平均增加為0.82年。

        根據聯合國2003年的世界各國平均餘命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進行迴歸分析,可發現各國平均餘命與GDP呈正相關,亦即國內生產總值愈高的國家,其國民的壽命愈長。以臺灣地區1983至2009年期間的GDP及內政部平均餘命的統計資料顯示, GDP每成長1兆元,國人平均壽命增加約2百餘天,但多年來癌症發生率也在全國各地普遍的增加。以六輕設廠至今十年所在地的雲林縣為例,雲林縣民眾於85至98年的13年間平均每年增加約85天(0.2332年)壽命,但癌症發生率也增加。足見並非由「污染物」單一因素影響國人平均壽命與癌症的發生率,正確的判斷需要綜合考量影響壽命的正面及負面因素。收入穩定及增加也有助於健康的維持與壽命的增長,開發計畫不是用「要錢不要命」一句話可以簡單描述的。更詳細資料請參閱環保署網站環保署再回應版主於訪客簿回覆本署回應「想長壽嗎?不用住石化廠附近」乙文(參考資料11)。

        環保署參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說明事實,提醒國人,不是只聽贊成一方一面倒的陳述正面效應,也不是只聽反對一方一面倒的陳述負面效應,環評委員進行環評報告審查時也要傾聽兩面論述後,在周延思考下做出決定。關於開發計畫的健康風險,如何才可以接受,並請參考環保署「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諮詢會議紀錄(參考資料12)第49頁之後關於自願風險及非自願風險與利益平衡之討論。國光石化目前評估其引起的致癌風險機率在10-4與10-5之間,至於是否可以接受,前述諮詢會議風險與利益平衡之討論是很好的論述參考。

        參考資料

        1.國光比六輕 致癌死亡人數多150%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16

        2.商業週刊1179期報導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17

        3. PM2.5與健康及能見度之關係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18

        4.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Lines that Connect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19

        5.國光石化營運將比六輕石化營運致癌死亡人數多150%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0

        6.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 — Good News and Bad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1

        7.全國PM10及PM2.5濃度變化趨勢分析結果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2

        8.環保署針對硫氧化物排放管制措施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3

        9.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4

        10.Epidemiology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Biologic Mechanisms and Who's at Risk?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5

        11.環保署再回應版主於訪客簿回覆本署回應「想長壽嗎?不用住石化廠附近」乙文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6

        12.環保署「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諮詢會議紀錄

        (http://www.epa.gov.tw/FileLink/FileHandler.ashx?file=14627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