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的禁忌
豆漿在歐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譽,其中不僅富含人體必須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鐵、鈣等營養素。因此,豆漿也被我國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對於因乳糖不耐受而不能喝奶的人或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含乳糖的鮮豆漿更是理想的選擇……
再者,豆漿能改善骨骼代謝,預防骨質疏鬆,減少動脈硬化的危險。然而專家指出,豆漿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含有某些抗營養因素,不僅不利於人體對養分的消化吸收,反而有害健康。
因此,喝豆漿也是門大學問,正確地喝豆漿,才能真正達到健康的目標。
●怎麼喝才能養顏與健康
1.在用餐時攝取可達到瘦身效果。因為豆漿所含的有效成分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可以抑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所以能幫助瘦身。
2.如果選擇在餐前飲用,須搭配有飽食感的高纖食材,將可防止過度飲食。
3.要一口一口慢慢地飲用,不要一口喝下豆漿,才能讓身體吸收。因為大豆蛋白質和大豆配醣體等有效成分,如果沒有被身體吸收,瘦身效果就會減低。
4. 豆漿必須要煮開,且常喝豆漿者須注意補鋅。飲未煮熟的豆漿會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不僅會難以消化,而且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而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只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裡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另外,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禁忌
1.不適合飲用的對象
豆漿性質偏寒且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故腎功能不好、夜間尿頻、遺精、消化不良、嗝氣、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人,最好少喝豆漿,以免加重病情或者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腸脹氣。另外,由於大豆裡面含嘌呤成分很高,所以有痛風症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症狀的虛寒體質者也都不適宜大量飲用豆漿。
2.不能加紅糖
因為紅糖裡面有多種有機酸,它們和豆漿裡的蛋白酶結合,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沉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
3.不用保溫瓶裝豆漿來保溫
因為暖瓶溫溼的內環境會使瓶裡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料而大量繁殖,經過3~4小時就會讓豆漿酸敗變質。而且,豆漿裡的皂毒素還能夠溶解暖瓶裡的水垢,喝了會危害人體健康。
4.不要與紅黴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
因為二者會發生抗化學效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5.勿空腹飲用
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營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飲豆漿時最好吃些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另外,喝完豆漿後還應吃些水果,因為豆漿中含鐵量高,配以水果可以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
6.不能加入雞蛋
因為蛋清會與豆漿裡的胰蛋白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美味豆漿變化多
鮮豆漿四季都可飲用。春秋飲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飲豆漿,消熱防暑,生津解渴;冬飲豆漿,祛寒暖胃,滋養進補。其實,除了傳統的黃豆漿外,豆漿還有很多花樣,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都可以成為豆漿的配料。以下提供幾種豆漿的多樣口味,可增添豆漿的美味與營養價值...
體質要如何調養?
氣虛者容易疲倦,常同時伴有食慾減退、腹脹、大便稀軟或易於流汗、免疫力降低、常常感冒等現象,可用東洋參(包括吉林參、太極參等)、黃耆、黨參、紅棗、山藥和黃豆、南瓜、葡萄等食品來補氣。
血虛者頭暈、心悸、失眠或同時有視力減退、眼睛酸澀、手腳麻木、抽筋及經量減少等表現,除了四物湯可以補血,枸杞、何首烏及桂圓(龍眼肉)也可使用。
虛熱者消瘦咽乾,有人常會乾咳、或咳嗽痰少、聲音沙啞,證屬”肺陰虛”,可以多服百合、白木耳及梨子(生吃較寒涼,最好炊煮過再吃)等潤肺食品。
若是腰酸膝軟,眼睛乾澀的,證屬”腎陰虛〞,可服用枸杞、桑椹、黑芝麻等來滋養腎陰。
虛寒者倦怠怕冷、手腳冰冷或有腹痛喜按、痰液清稀、夜尿多次、尿清量多等症狀,調養時除了用黃耆、紅棗或桂圓等來補氣補血之外,還需溫陽散寒,如用桂枝、肉桂、胡桃肉、韭菜或糯米製品(麥芽膏、甜酒釀等)。
氣陰兩虛者必需補氣兼滋陰,西洋參(包括花旗參、粉光參、巴參)、山藥和小米粥最適宜,黃耆配枸杞也可以。氣血兩虛則要氣血雙補,可多吃葡萄、桂圓或用黃耆配當歸(黃耆用的量要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