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新聞] 爸爸健康的兩大隱形殺手:鹽與血壓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爸爸健康的兩大隱形殺手:鹽與血壓

十位高血壓患者中,即有三位是因為攝取過高的鈉所致。而鈉最主要來源即為食鹽,鹽分的攝取量若減半,每年全球可減少250萬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疾病。呼籲民眾每日鈉攝取量不可超過2400mg,而高血壓患者更應減半。


【整理/林如茵;諮詢/台灣高血壓學會王宗道秘書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江晨恩醫師、
資料提供/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高血壓學會、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 Salt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父親節將至,許多人前往賣場添購禮物,電子血壓計的銷售量大幅提升,不禁讓人擔憂忙碌父親的健康。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之民眾,約有一半患有高血壓,且高血壓人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血壓積極治療的觀念更顯重要。本文邀請專家現身說法,提出「血壓治療四大要訣—積極降壓、早晚記錄、低鈉生活、複方治療」,期能提升現代人對於平穩血壓之觀念。

高血壓及其所造成的心血管危機,一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且盛行率年年攀升,預估至2025年,每三人將有一人罹患高血壓。

鹽與血壓 同列兩大隱形殺手

國人外食多、吃重鹹,台灣高血壓學會王宗道秘書長建議患者應於日常生活中注意少酒、戒菸、減重、得舒飲食以及有氧運動,但特別強調鹽的減少攝取。王宗道提醒,十位高血壓患者中,即有三位是因為攝取過高的鈉所致。而鈉最主要來源即為食鹽,鹽分的攝取量若減半,每年全球可減少250萬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疾病。呼籲民眾每日鈉攝取量不可超過2400mg,而高血壓患者更應減半。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明豐院長指出,父親們應從日常生活注重低鈉。研究報告顯示,鹽分的攝取量減半,每年全球可減少250萬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疾病。患有高血壓者應積極配合醫囑,除了注意血壓是否有達到治療目標外,更應維持平穩不起伏!

外食+重鹹,國人飲食兩大隱憂

●以外食為主、嗜加調味料
.5成民眾每周外食超過3次
.        6成民眾外食時,會再次添加鹽、醬油、烏醋
.每日蔬果僅3成

●每日鈉建議量為2400mg,國人吃太鹹
.蚵仔麵線加一湯匙烏醋,鈉=2070mg
.午餐選擇 - 白飯、煎菜埔蛋、爌肉、炒青菜、滷海帶豆乾、味噌湯,鈉=3272mg
.國人三餐選擇鈉攝取就大於6600mg,等於一天吃掉三天的鈉!

血壓改善:低鈉生活很重要

根據「國人飲食習慣及高血壓治療」問卷調查發現,五成民眾每週外食超過三次,六成民眾外食時習慣另外添加鹽、醬油及烏醋等調味料,外食以及重鹹,成為國人的飲食隱憂。以一湯匙的烏醋為例,鈉含量高達1140mg;民眾習以白飯、煎菜埔蛋、爌肉、滷海帶豆乾、炒青菜、味噌湯為一餐的選擇,鈉攝取量就已經高達3272mg。民眾一天的鈉攝取量,幾乎等於吃掉三天的限制量。

營養師建議,烹調時可透過使用檸檬、白醋、水果入菜、蔥薑蒜等調味方式增加風味,取代醃、燻、醬、滷等高鹽高鈉烹調法。王宗道醫師表示,每日食鹽攝取量少於6g,就可以降低收縮壓2~8mmHg。

鈉含量 也有紅黃綠燈!


積極降壓:高的比低的重要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江晨恩醫師表示,血壓控制,每一毫米汞柱(mmHg)都很重要。血壓值每增加20/10mmHg,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即加倍。反之每降低收縮壓2mmHg,就可降低風險達7~10%。且患者應更注意收縮壓之控制,即為測量時較高的數值,比舒張壓更為重要。綜觀多項臨床研究發現,收縮壓異常所帶來的臨床風險大於舒張壓異常,治療上應嚴謹注意。因此,高血壓病患在日常記錄時,必須特別留意收縮壓之變化。

陳明豐院長表示,過去民眾認為血壓值大於140/90mmHg才是高血壓,但陳明豐院長提醒,醫界針對高危險族群,包括曾患有心肌梗塞、冠心症、陳舊性腦中風、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者,建議血壓若大於130/80mmHg即應視為高血壓,且更應積極控制。

高血壓的危險性
▲中風
▲冠狀動脈疾病
▲心臟衰竭
▲周邊血管阻塞性疾病
▲腎衰竭
▲視網膜動脈和靜脈血栓

血壓記錄:睡覺前後血壓比白天重要

一般而言,高血壓的診斷以門診坐姿測量血壓為標準,但江晨恩醫師表示,上午9點-12點血壓最高,半夜血壓較低;晚上血壓不降反升者,較危險。多項研究顯示,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控制不好,將增加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包括睡前血壓較白天高,或起床前血壓較高之患者。因此測量睡眠前後之血壓十分重要,或選擇長效型藥物或是將某些藥物移到晚上服用。

根據一項針對248名高血壓患者所做的問卷發現,七成的患者無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六成的患者憑記憶與醫師溝通血壓值。養成監測睡覺前後血壓變化的習慣,能協助醫師於診間做正確的治療修正判斷,而非單靠記憶與醫師溝通。

看不見的治療隱憂
定時量血壓>>七成患者無定時量血壓之習慣
遵守醫囑定時服藥>>三成五患者有停藥經驗,其中七成五患者為自行停藥
與醫師溝通>>六成患者憑記憶與醫師溝通,無血壓紀錄之習慣

單一複方成為治療趨勢

高血壓之致病原因複雜,像是鈉攝取過高、內分泌等都有可能交互影響,很難透過單一種類藥物達到良好降壓效果,目前常見的降血壓用藥種類約有5~6種,七成的患者需要2~3種類藥物合併使用才能達到治療目標。單類藥物即使增加顆數或劑量仍有極限,約只能降低收縮壓10mmHg及舒張壓5mmHg,以此公式就能推算,多數的患者無法以單一種類用藥達到治療目標。當血壓超過160/100mmHg時,指引建議即以複方藥物做為起始治療。

江晨恩醫師進一步說明,複方藥物治療效果相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副作用卻可相抵,目前已有藥物是將兩種不同機轉的藥物製作成單一藥丸或藥囊,而且不增加大小。對於患者來說,提高了服用之方便性以及遵醫囑性,對於醫界來說,治療成本降低、且增加患者對於醫師的信任感。

掌握4C 有效治療
Compliance (遵醫囑性)
Cost-effectiveness(成本)
Convenience (方便)
Confidence(信心)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聰明寶寶七月號 no.79】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