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近年蘋果地位不保,各式各樣被指能強健體魄、增強記憶力的「超級食物」(Superfood),例如藍莓、石榴、海藻等大行其道。但有專家指出,這些超級食物雖含有某種營養素,卻缺乏基本的維他命及礦物質,若過量營養素積聚體內,亦可能對細胞造成嚴重破壞。有營養師建議,最重要是均衡、多元的飲食。
超級食物至今仍未有科學上的定義,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的首席營養師Catherine Collins認為,超級食物指某些食物為「營養法寶」,令人誤以為日常食品的營養不足。某種食物可能含有個別豐富的維他命,但不代表對人體有益,「若我們體內含有過多營養素而不能儲存,便造成浪費;但令人擔心的是,若過多營養素無法排出體外,可能對細胞造成嚴重破壞。過量攝取對身體而言並非健康和自然的事」。
英國雷丁大學(Reading University)的Jeremy Spencer將會於舉行辯論,探討超級食物需求增加的問題。他指若從食物中自然吸收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是有效的抗氧化劑,能消滅人體內破壞遺傳基因及引發癌症的游離自由基。但若β-胡蘿蔔素從食物中抽取出來,當作食物的補充劑服食,便會增加患上某種癌症的風險。
Catherine Collins認為,最重要是均衡、多元飲食,例如地中海式飲食便可稱上完美。
倡均衡多元飲食 吃各顏色蔬果
營養師協會會長余思行不諱言,近年愛上外來貴價食物,例如藍莓、石榴等,但她強調,應根據飲食金字塔,飲食要包含五穀、蛋白質、水果、蔬菜、奶類。
她指在蔬果方面,每種食物的營養價值有異,例如藍莓具抗氧化功效,但士多啤梨亦具相若營養價值,建議盡量進食不同顏色(綠、橙、紅、紫、黃)的蔬果,以吸收各種維他命及營養,但她補充,由於水果含有果糖,進食過量會肥胖,偏食某種食物亦可能令身體缺乏其他營養素,故分量要適中,每日不要多過4份水果、碗半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