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日文百科全書

日文百科全書


日語(日本語,發音:にほんご 文件-播放),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日本的官方語言。其語言系屬有爭議,有人認為可劃入阿爾泰語系,也有日本學者認為是孤立語言或日本語系。

 

日語複雜的書寫系統是其一大特徵,其書寫系統包括了日語漢字(大多數的漢字又有音讀及訓讀兩種唸法)、平假名、片假名三種文字系統,同時也可以以日語羅馬字轉寫為拉丁字母。在音韻方面,除了促音「っ」和撥音「ん」外,開音節(open syllable)語言的特徵強烈,且具有音拍(mora)。在重音方面,屬於音高重音(pitch accent)。在語序方面,句子由主語、賓語、謂語的順序構成,屬於主賓謂結構,且是具代表性的話題優先語言之一。在形態學(morphology)上,屬於黏著語。

 

在語彙方面,除了自古傳下來的和語外,還有中國傳入的漢字詞。近來由各國傳入的外來語的比例也逐漸增加。在對人表現上,日語顯得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等的區別,以及發達的敬語體系。而在方言的部份,以日本東部及西部兩者間的差異較大。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分佈

日語的使用範圍主要是在日本國內。雖然不論是日本國內或國外都沒有做過有關日語人口數的調查,但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計算的。

 

在日本國內,法令上並沒有正式規定日語為日本的官方語言或國家語言,但《法院法》第74條卻規定:「法院,採用日語」[1]。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興法》中已將「日語」與「國語」同等看待(第三條第二款:「要振興文字及活字文化,必須充分的體認到『國語』是日本文化的基石。」、第九條:「國家,應當儘可能...(中略)...支援將『日語』的出版物翻譯為外國語言...」[2])。此外,各級學校的「國語科」所教授的內容是日語。

 

在日本國外,主要使用日語的有中南美洲(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共和國及巴拉圭等)和夏威夷等地區的日本人移民[3] [4] [5],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經過三、四代以後就不再說日語了[6]。同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曾佔領的地區,主要包括朝鮮半島、台灣、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庫頁島及南洋諸島(現在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馬紹爾群島及密克羅尼西亞),至今還有一部分在當時曾受過日語教育者能夠使用日語[7]。

 

日本國外的日語學習者,韓國約90萬人,中國約40萬人,澳大利亞約40萬人,亞洲及大洋州地區總計算約235萬人。而有進行日語教育的國家,約有120個。同時,在日本國內的日語學習者,約10萬人至13萬人。

 

日語發音

五十音圖(日語字母表)

通常把日語的50個基本發音所排成的表稱為「五十音圖」。

下表的每一行可以稱為相應的「あ(a)行」,「か(ka)行」;每一段可以被稱為相應的「あ(a)段」,「い(i)段」。每行的第一排字母,如「あ」,稱為平假名,第二行,如「ア」為片假名。假名後面的漢字是該假名的字形來源。平假名來自該漢字的草書形式,片假名來自該漢字的某個偏旁部首。
        a         i         u         e         o         備註
        a
あ(安)
ア(阿)         i
い(以)
イ(伊)         u
う(宇)
ウ(宇)         e
え(衣)
エ(江)         o
お(於)
オ(於)         う(u)的發音和英文與中文的u的發音稍有不同。發日文的u時、嘴巴的形狀不是圓的、而是較扁。/ɯ/listen 文件-播放
K         ka
か(加)
カ(加)         ki
き(幾)
キ(幾)         ku
く(久)
ク(久)         ke
け(計)
ケ(介)         ko
こ(已)
コ(已)        
S         sa
さ(左)
サ(散)         si(shi)
し(之)
シ(之)         su
す(寸)
ス(須)         se
せ(世)
セ(世)         so
そ(曾)
ソ(曾)         し (si)的羅馬字有兩種、si為日本政府推薦用法、括號中的shi為黑本式羅馬字。下面的ti、tu也是。し (si/shi)唸作「細」。
T         ta
た(太)
タ(多)         ti(chi)
ち(知)
チ(千)         tu(tsu)
つ(川)
ツ(川)         te
て(天)
テ(天)         to
と(止)
ト(止)         ち (ti/chi)唸作「氣」、つ (tu/tsu)唸作「次」。
N         na
な(奈)
ナ(奈)         ni
に(仁)
ニ(二)         nu
ぬ(奴)
ヌ(奴)         ne
ね(祢)
ネ(祢)         no
の(乃)
ノ(乃)        
H         ha
は(波)
ハ(八)         hi
ひ(比)
ヒ(比)         hu(fu)
ふ(不)
フ(不)         he
へ(部)
ヘ(部)         ho
ほ(保)
ホ(保)         在羅馬字中hu(ふ)通常被拼寫成 fu。
M         ma
ま(末)
マ(萬)         mi
み(美)
ミ(三)         mu
む(武)
ム(牟)         me
め(女)
メ(女)         mo
も(毛)
モ(毛)        
Y         ya
や(也)
ヤ(也)         -         yu
ゆ(由)
ユ(由)         -         yo
よ(與)
ヨ(與)         yi和ye在日語中由於口語的變更已經不用了。
R         ra
ら(良)
ラ(良)         ri
り(利)
リ(利)         ru
る(留)
ル(流)         re
れ(禮)
レ(禮)         ro
ろ(呂)
ロ(呂)         注意日語中r的發音是介於中文l和r之間的。
W         wa
わ(和)
ワ(和)         (wi)
ゐ (為)
ヰ (井)         -         (we)
ゑ (惠)
ヱ (慧)         wo(o)
を(遠)
ヲ(乎)         wi(ゐ)和we(ゑ)在日語中由於口語的變更已經不用了。
wo(を)的發音和 o(お)相同。
N        
n
ん(無)
ン(尓)
        ん 是一個單獨的音節。

濁音和半濁音

濁音主要是在清音的右上角添加兩點「゛」表示、而ha行假名加上一個圓圈「゜」表示半濁音。
        A         I         U         E         O         備註
G         ga

ガ         gi

ギ         gu

グ         ge

ゲ         go

ゴ        
Z         za

ザ         ji

ジ         zu

ズ         ze

ゼ         zo

ゾ         「zi」發作「ji」。
D         da

ダ         ji

ヂ         zu

ヅ         de

デ         do

ド         「di」發作「ji」、「du」發作「zu」
B         ba

バ         bi

ビ         bu

ブ         be

ベ         bo

ボ        
P         pa

パ         pi

ピ         pu

プ         pe

ペ         po

ポ        

拗音
        ya         yu         yo         備註
K         kya
きゃ キャ         kyu
きゅ キュ         kyo
きょ キョ        
S         sha
しゃ シャ         shu
しゅ シュ         sho
しょ ショ         又作: sya, syu, syo.
T         cha
ちゃ チャ         chu
ちゅ チュ         cho
ちょ チョ         又作: tya, tyu, tyo.
N         nya
にゃ ニャ         nyu
にゅ ニュ         nyo
にょ ニョ        
H         hya
ひゃ ヒャ         hyu
ひゅ ヒュ         hyo
ひょ ヒョ        
M         mya
みゃ ミャ         myu
みゅ ミュ         myo
みょ ミョ        
R         rya
りゃ リャ         ryu
りゅ リュ         ryo
りょ リョ        
G         gya
ぎゃ ギャ         gyu
ぎゅ ギュ         gyo
ぎょ ギョ        
Z         ja
じゃ ジャ         ju
じゅ ジュ         jo
じょ ジョ         又作: zya, zyu, zyo
B         bya
びゃ ビャ         byu
びゅ ビュ         byo
びょ ビョ        
P         pya
ぴゃ ピャ         pyu
ぴゅ ピュ         pyo
ぴょ ピョ        

註:片假名的ウ(u)加上濁點「゛」後可以用來表示外來語的「v」音。va、vi、vu、ve、vo 分別寫作 ヴァ、ヴィ、ヴ、ヴェ、ヴォ。以前「v」音也曾經在わ行的片假名上加濁點來表示:ヷ = va,ヸ = vi,ヹ = ve,ヺ = vo,但這種寫法現在已經幾乎不用了。

促音

使用小體書寫的平假名「っ」或片假名「ッ」表示音節突然中斷,前一拍的末尾添加後一拍開頭的輔音,形成一個促音。促音是一個單獨的音節,在念的時候雖然不發音,但是要停頓。

促音通常是中古漢語入聲字的殘留、在羅馬字中則以重複下一字之子音(若無子音、使用h)為表記。例:
「日本」=「日」+「本」;「日」=「にち」(nichi)、「本」=「ほん」(hon)。
當把「日」和「本」放在一起念的時候,「日」的後半個音節「ち」(chi)變為促音,「本」的發生半濁音變化,念為「p」。所以「日本」的日文唸法由「にちほん」(Nichi-hon)縮簡為「にっぽん」(Nippon唸Ni.p-po.n)。

長音

使用平假名時,當跟在後面的字母與前一個字母屬於同一段時,前面的字母的母音就會變成長音。注意的是「i」跟在「e」的後面及「u」跟在「o」段字母的後面時也可以表明長音,例如 けいさつ (警察) 和 しょうねん (少年),ke與sho的音都要拉長。轉寫羅馬字時,長音可以用加上一個英文字母,或在延長的母音上加上一橫或一個尖頭表示。所以 けいさつ = keisatsu/kēsatsu/kêsatsu、しょうねん = shounen/shōnen/shônen。
要說明的是,日本的一些專用名稱,比如東京、大阪、京都由於它們的名字在英文裡已經用了很長時間,所以它們的羅馬字的長音一般不特別表示;要表示也只會用橫線或尖頭。在寫羅馬字時,とうきょう (東京) = Tokyo/Tōkyō/Tôkyô,但不是 Toukyou。同樣的道理,おおさか (大阪) = Osaka/Ōsaka/Ôsaka,但不是 Oosaka;きょうと (京都) = Kyoto/Kyōto/Kyôto,但不是 Kyouto。

使用片假名寫出羅馬字拼音時、長音一律使用「ー」來表示。例如:スクール(sukuuru) = school。 但如是姓氏,將之轉化為羅馬字時,除上述所說在用橫線或尖頭外,基本上日本人是會利用「h」來分之為長音。例如:大庭(おおば)將會轉化為 Ohba,大野(おおの)將會轉成 Ohno。

假名的演變

日本最早出現文字的文物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那時的日本學者使用漢字來給日語表音、稱為「訓讀」。在這一基礎上發展出了萬葉假名、最早出現在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這種方式借用了漢語的表音功能而捨棄了其結構性、再加上漢語沒有詞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動詞、在公元9世紀先後創造了以漢字正體為藍本的片假名和以漢字草體為藍本的平假名、將日本的文字徹底進化到表記文字的時代。

音韻

元音

日語中的元音只有5個,以「あ・い・う・え・お」這五個假名來表示。音韻學上,其發音接近

[a] [ɯ] [e] [o]

う」與英語中的 不同,是非圓唇母音,但在唇音之後的發音接近圓唇母音。文末的「です」「ます」等尾音會清化、聽起來會像[des] [mas]。此外,當元音「い」「う」夾在清音之間,中間的「い」「う」會清化、聲帶此時不會振動。

輔音

輔音方面,有清音-「か・さ・た・な・は・ま・や・ら・わ行」的輔音、濁音-「が・ざ・だ・ば行」的輔音、半濁音-「ぱ行」的輔音。
        雙唇音         齒齦音         齒齦後音         硬顎音         軟顎音         喉音
塞音         p    b         t    d                         k    g        
塞擦音                 ʦ    ʣ         ʨ    ʥ                        
擦音         ɸ         s    z         ɕ    (ʑ)         (ç)                 h
鼻音         m         n                         (ŋ)        
閃音                         ɺ̠                        
近音                                 j         ɰ        

日語的詞類

把單詞按其意義、型態或職能加以分類所得的種別叫做詞類(品詞;ひんし)、一般分成十二種。

體言

名詞和數詞總稱體言,可以做句子的主語、補語、賓語、也可以和斷定助動詞結合起來作謂語,沒有語尾變化。

    * 名詞:表示事物名稱的單詞。如:日本(日本)、私(我)、彼(他)等。
    * 數詞:數目的稱呼叫做數詞。如:一、二、三等。

用言

動詞、形容詞和形容動詞總稱用言。用言可以獨立作謂語,也可以獨立作定語(連體修飾語)或狀語(連用修飾語),不過根據後面所接續的助詞,必須改變語尾,即活用。

    * 動詞:表示事務的存在、動作或臨時狀態。如:洗う(洗)、ある(存在、有)等。
    * 形容詞:說明體言的性質或固定狀態。如:広い(寬敞的)、いい(好的)等。
    * 形容動詞:功用與形容詞相同、但是語尾變化與形容詞不同、是後來從名詞(尤其是漢語名詞)和日語固有的詞根派生而來。如:靜かだ(安靜的)、にぎやかだ(熱鬧的)等。

其他詞類

    * 連體詞:只能加在體言前作修飾、如:この(這個)、その、あの(那個)
    * 副詞:修飾用言的狀態、程度、形容詞與形容動詞經由語尾變化可以變成副詞、如:少し(稍微)、とても(很、非常)等。
    * 接續詞:在句與句之中作為承先啟後的作用。如:そして(然後、所以)さらに(而且)
    * 接頭詞與接尾詞:接在在單詞前或後,給單辭附上一些特殊意義;如:お(表尊敬的接頭詞)、さん(表尊敬的結尾詞)等。
    * 助詞:日語最重要的詞類、決定在句中的地位、和其他單詞的關係、句子的時態、或是表示特殊的意義,現代日語有三十幾個助詞,大多是由一兩個音節組成,日語的一個句子就是由單詞後面附上助詞,依照大概的順序組合而成。如:は(分開主語和謂語)、を(表動詞的受語)
    * 助動詞:接續在動詞後面,給動詞增添特殊意義或是派生成被動、使役動詞,接續時前面的動詞語尾必須變化,而有些助動詞本身也會有語尾變化。如される(代表被動)、ない(代表否定)

日語的詞彙

詞彙的種類

日語的詞彙可以分為四類: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和語
假名         わご
羅馬字         Wago

    * 和語:日本民族原來的詞彙,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動詞和具象的名詞。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漢語
假名         かんご
羅馬字         Kango

    * 漢語:吸收並改造中文的詞彙,當中包括和製漢語。大部分與中文意思相同或相近,一小部分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主要是抽象詞彙和意義明確的詞彙。日本的政府公文和報紙刊物大量使用漢字。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外來語
假名         がいらいご
羅馬字         Gairaigo

    * 外來語:主要是英語,也有來自其他語種的。各個語種在日語中詞彙的側重面也不同。
          o 葡萄牙語: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詞彙。
          o 荷蘭語:主要是科學技術和日用品方面的詞彙,還有航海、度量衡方面的。
          o 法語:最初是軍隊用語,以後多是藝術、服飾、飲食方面的。
          o 德語:主要是學術方面的,特別是哲學和醫學方面的。
          o 意大利語:主要是藝術特別是音樂方面的詞彙。
          o 俄語:詞彙量不多,主要是與革命和思想運動有關的。
          o 英語:佔外來語的絕大多數(80.8%,1990年)、包含的領域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近年來,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呈爆炸性增長的趨勢。
    * 混種語:以上三種的混合型,包括日本人生造的看似外來語的詞彙(大部份是和製英語),例如「コスプレ」(cosplay,是由 costume(服裝)加上 play(扮演)兩個英文單字組成)。除以上所說的情況外,混種語有有另一個定義是將外來語音節簡化。例如英語的convenience store (コンビニエンス ストア)會刪減為konbini(コンビニ)、personal computer(パーソナル コンピューター)會刪減成pasokon(パソコン)。這個現像是由於日本人較喜歡4個假名的字,所以近年有很多字都被日本人改成4個假名,而這些字大都是日常生活的常用字。

擬聲和擬態詞

    主條目:擬態語 · 擬聲語

模擬外界的聲音或以聲音等形象地表達事物的形象和狀態的詞、稱為擬聲和擬態詞。

日語中擬聲和擬態詞的數量眾多,描繪形象的分類十分細緻,遠遠超過其他語言。擬聲和擬態詞不僅在口語中,而且在文學作品和廣告語中的應用都十分廣泛,使語言顯得活潑生動。例如:ぴかぴか、ごわごわ、こそこそ、もじもじ、きらきら、すくすく等都是擬態詞。例如:どきどき、ぷっ、かかかか~等都是擬聲詞。

發音在擬態詞上的作用

敬語

    主條目:日語敬語

所謂敬語就是說話人對聽話人或話題中的人表示敬意的語言現象。說話人在社會關係中,對應該表示敬意的人就必須使用敬語。敬語的使用由以下三個主要因素來決定:

   1. 說話人的年齡或社會地位處於下方,要對上面的人表示敬意時使用敬語。
   2. 初次見面時,說話人和聽話人的關係不親密時,要對聽話人表示敬意時用敬語。
   3. 內、外關係也是在使用敬語時必須考慮的。

方言

日語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北海道方言、東北方言、關東方言、東海方言、八丈島方言、北陸方言、近畿方言、中國方言、雲伯方言、四國方言、豐日方言、肥築方言和薩隅方言等。

沖繩使用的琉球語,和日語的關係密切,在發音、詞彙、文法等方面保留了許多古代日語的特色,不少學者視為日語的一種方言,但也有人主張它是另一種語言,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是閩南語的一個分支[來源請求]。一般而言,語言和方言的界限本來就不是很明確,因此把琉球語視為日語的方言還是另一種語言,似乎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日本全國通用的語音叫做標準語(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語(きょうつうご)、它是以東京方言為基礎的。

由於教育和大眾傳媒的推廣,日本的共通語普及程度很高,即使說不好的人也能聽懂。雖然方言聽起來很親切,但大多數的日本人在與別人進行事務性交往的時候,或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中,都使用共通語。外國人學日語時都是學共通語(東京方言)的。方言一般侷限於家人或同鄉人之間的談話中。電視、電影和小說裡也不時會用上方言來達到娛樂效果,或是使人物形象更為生動。

相位語

日語的結構

書寫

日語可以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或羅馬字書寫。有的可以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意義與漢語的並不一定相同。日語的片假名通常是用來書寫外來語、又或是加強語氣時用的,有時也可作擬聲詞使用。
漢字         平假名         片假名         羅馬字         中譯
私         わたし         ワタシ         watashi         我

上例為日語中常見之自稱以幾種不同的方法轉寫時的差別,中文意思相當於「我」

 

句子的結構

由於詞的意思是由助詞(小品詞)來決定的、所以日語的語序相當自由、只是謂語必須放在最後。

 

動詞的時態

日語動詞的時態有「過去」、「現在/未來」兩種。

日語的時態、是通過動詞詞尾的假名變化來實現的。通常日語的動詞由兩部分構成:詞幹和詞尾。詞幹一般是漢字;而組成詞尾的假名叫做送假名(送り仮名)。例如學ぶ、學是詞幹、ぶ是詞尾。有兩個特別的動詞-來る(來)和する(做/幹),詞幹和詞尾是不能分開的。

 

現代日語的動詞都是以u音結尾的。按照時態變化的方式可以分為四類:五段動詞(グループI 第一組動詞)、一段動詞(グループII 第二組動詞)、カ行變格動詞(只有來る一個)和サ行變格動詞(只有する一個)(兩個動詞合稱グループIII第3組動詞)。其中一段動詞又可分為上一段動詞和下一段動詞。日語的動詞除了兩種變格動詞之外、時態變化都是規律的。

 

詞語的活用

日語中、能活用的詞稱為用言。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都是用言。它們都有時態的變化。和時態變化相類似、它們也是通過詞尾

的送假名變化來達到詞類的活用。幾乎所有用言的活用都是規律的。

 

日語的系屬

日語的系屬一直都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基本上可以有三類的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日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因為日本語有著非常顯著的阿爾泰語系的語言特徵。

    流音不會出現在本土詞彙(固有詞)的首個音節上
    母音和諧律(或稱母音調和)
   

 黏著語的特徵

日語的這三個語言特徵為該觀點提供了相當有力的支持。但是日語跟阿爾泰語系的其他語言之間的同源辭彙卻非常少、反對該觀點的學者一般都以此作為反駁的力證。

 

第二類觀點認為日語跟朝鮮語共屬於一個新的語系。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日語的文法與朝鮮語的文法有驚人的相似度、都是使用SOV序列、兩者歷史上又共同受過古漢語的影響、因此有學者認為日語跟朝鮮語是阿爾泰語系和漢藏語系混合的新語系。但是日語跟朝鮮語之間缺乏同源詞也成了異議的學者們反駁該觀點的力證。

 

第三類觀點認為日語跟琉球語共屬於一個新的語系,即日本語系。由於日語跟琉球語之間確有不少相似性,故此觀點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但仍然並沒有被廣泛認同。

 

第四類觀點認為日語跟朝鮮語一樣,都是孤立語言,而它們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語系都沒有關聯。持該觀點的學者們以「同源詞問題」支持該觀點。

 

除了上述四類觀點以外、還有學者認為日語應當屬於南島語系。

 

近來有人提出在阿爾泰語系之下構建新語族(韓日-琉球語族)並且將朝鮮語、琉球語以及日語都歸入該語族之內。該觀點顯然是第一類與第二類的混合觀點、但是持該觀點的人依然需要面對「同源詞問題」。

辭典

在古時,為了閱讀漢文典籍,因此編寫了大量的詞典。估計日本最早的的詞典記錄,是天武11年(682年)的『新字』44卷(『日本書紀』),傳本因為逸文不存在,所以只知道書名是漢字,但詞典的內容則不明。

 

奈良時代寫的『楊氏漢語抄』和『弁色立成』兩本詞典,但都只有逸文留下,不過是有訓讀的漢日詞典。現存最古老的詞典是空海編寫的『篆隸萬象名義』(9世紀),不過,是模仿中國的『玉石篇』的部首排列的漢字詞典,沒有訓讀。10世紀初編寫的『新撰字鏡』是最古老而有傳本的的漢日詞典,在部首排列漢字之後,用萬葉假名記下訓讀。

 

平安時代中期編寫的『和名類聚抄』,為根據意義分類的漢語附上萬葉假名,有強烈的漢日詞典百科詞典色彩。院政期編寫了集過去的漢日詞典大成的『類聚名義抄』。根據漢字的訓讀附上的聲調符號系統在院政期大致確定。

 

鐮倉時代編寫了百科詞典『二中歷』,詩歌創作用的實用韻書『平他字類抄』,語源詞典『塵袋』和『名語記』。到了室町時代,讀寫開始普及至不同的階層,因此製作了漢詩韻書『聚分韻略』,漢日詞典『倭玉篇』,包含通俗語的日語詞典『下學集』及順序羅列了日常語單詞的通俗百科詞典『節用集』等。安土桃山時代末期,根據耶穌會的基督教傳教士,日語和葡萄牙語的詞典『日葡詞典』被編寫了。

 

江戶時代,出版了以室町時代的『節用集』作為基礎的多本詞典。主要有易林本『節用集』和『書言字考節用集』等。此外,還有包含帶滑稽趣味的和歌用語詞典『世話盡』,語源詞典『日本釋名』,俗語詞典『志布可起』及枕詞詞典『冠辭考』。

 

進入明治時代,從1889年開始出版了大槻文彥編輯的小型詞典『言海』。這是首部網羅了「古典語•日常語」,「五十音圖的順序羅列標題」及「詞性•漢字記載•詞句解釋」的現代日語詞典。『言海』成為後來詞典的模範,後來也出版了增補版的『大言海』。

 

此後,廣泛地被使用的小型日語詞典,有金澤莊三郎編輯的『辭林』,新村出身編輯的『辭苑』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到戰後,金田一京助編輯了『明解國語詞典』(和尚豪紀執筆),並由今天的『三省堂國語詞典』及『新明解國語詞典』承繼。

 

作為中型詞典,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編寫的『大言海』和松井簡治•上田萬年編寫的『大日本國語詞典』,及在戰後新村編輯的『廣辭苑』。現在以林大編輯的『言泉』和松村明編輯的『大辭林』為首,再加上數種中型詞典。

今天,最大的日語詞典,是有約50萬字的『日本國語大詞典』。






TOP


更多好康分享中~~

回復 1# 的帖子

好多資訊 多謝 ^ & &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