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分享] 「拔河」的由來

「拔河」的由來

「拔河」是我們在校園中常見到的團體運動比賽項目,指的是兩對人馬以拉繩子比較整體力氣大小,來定論輸贏!


據說,這種活動最早源自於戰國時代襄楚一帶地區「拔船」的水上運動,指的是人與船之間的拖拔,又稱「拖鉤」、「施鉤」、「牽鉤」或「鉤強」。比賽時船若向後退,就用鉤鉤住;船若前進,就把船強拉過來。


後來「拔船」的活動漸漸由水上轉為陸地,稱之為「拔河」,「拔河」之名大概跟他起源於河上運動有關吧!


到了魏晉南北朝,梁朝的簡文帝深怕此活動易釀成災禍,一度下令禁止。但是到了唐玄宗又將之引進宮中,成為宮廷遊戲,不但皇帝和后妃在一旁觀賞宮女比賽,連三品以上的官都受命分組比賽。


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 拔河》一聞中曾記載當時拔河的情況:在四、五十丈的大麻繩兩邊繫上數百條小繩索當副繩,參與的人將副繩掛在胸前,面對面向後拉挽,很像划船時的划槳姿勢!


「拔河」除了指兩邊人馬互相競力的運動外,如今也常引申為形容在商場、政壇等人事上你來我往的競爭!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陳王兩派勢力的拔河,暫時恐將無法馬上停止!」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