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根據發病機理,可分為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和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故不能把血中過多的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導致血糖長期過高。一型糖尿病多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的失常,破壞胰臟分泌胰島素的Beta細胞,原因還未完全掌握,另外亦可能與遺傳及病毒感染有關;現今治療一型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胰島素注射,部份病人亦會同時服用口服降糖藥以增加療效。 人體內的肌肉和脂肪都分佈著胰島素的目標細胞(target cell)和受體。二型糖尿病患者起初的胰島素分泌大都沒有問題,主要是由於體內的這些目標細胞及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形成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使細胞不能有效攝取及利用葡萄糖,導致過多糖份積存在血液。 治療二型糖尿病藥物主要藥理是降低血糖,而並非補充胰島素。磺醯尿素類如Gliclazide, Glibenclamide可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雙胍類如Metformin可促進肌肉消耗糖份;Acarbose可抑制多糖的分解,從而減少糖分在小腸吸收。 降糖藥一般須要在飯前或進餐時服用。有時患者會認為他們除定時服藥外,更須刻意大幅減少正餐份量才能有效降低血糖,其實服食降糖藥已足以有效將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如果再減少每餐進食的份量,則有可能造成血糖過低,出現頭暈、軟弱無力及面色蒼白等徵狀。此外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隨身帶備糖果或餅乾,以備血糖過低的情況出現時,可及時補充糖份。 糖尿病愈早察覺及治療對防止其惡化有很大幫助,如出現尿頻、容易口渴及飢餓、容易疲倦、甚至伴有視力模糊都是糖尿病的先兆,應及早求醫。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須要改變往後的生活模式,與糖尿病打一場漫長的戰爭。
在糖尿患者的生活中,量度血糖(俗稱篤手指)是重要的環節。不同時間血糖的高低會有差異,如空腹時較低而餐後則較高。正常人空腹血糖度數應低於6度(mmol/L),餐後二小時血糖度數應低於8度。空腹血糖度數在7mmol/L以上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1.1mmol/L以上就是患有糖尿病。其他情況如發燒、壓力或懷孕期間,亦可使血糖值升高。檢查血糖之前並不建議做運動或喝酒,並且儘量讓情緒平穩,以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治療尤其重要。患者應注意日常飲食要控制熱量的攝取。由於糖尿病容易誘發高血壓及心臟病,所以蛋黃、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亦應儘量避免,另多攝取食用纖維如蔬菜及水果。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日常正餐食用的飯、麵飽等是引致高血糖的罪魁禍首,故此減少進食。雖然五榖類食物內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會被身體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從而提升血糖值,但分解所須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不會令血糖迅速提升。反而零食如朱古力、汽水等所含糖份能被迅速吸收,令血糖值相對很快地提高,所以應嚴格控制。至於正餐的碳水化合物份量更不應過份地減少,以免引致血糖過低。
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適量的運動尤其重要。運動能增強患者身體機能,改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並有助身體組織細胞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及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患者只要按醫生指示定時服藥,飲食均衡及有足夠運動,便可以有效控制及改善糖尿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