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早產兒的照顧對策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早產兒的照顧對策

醫學不斷的進步,雖然創造了許多奇蹟,但也帶給人們新的挑戰。古老的年代,每個家庭都講求「多子多孫」,婦女普遍生產力旺盛,不過誕生的寶寶若是體弱、不成熟的新生兒,也只能順其自然。

傳宗接代的觀念也使得一些不孕的婦女像是千古的罪人,導致許多悲劇。如今,社會變了,不孕的婦女、高危險的妊娠多了;而醫學進步了,人工生殖技術、早產兒的救治,使得早產兒的問題越來越普遍。

不成熟帶來許多後遺症

凡出生週數未滿37週的寶寶就是早產兒。不足的週數越多,越不成熟,當然面臨的問題就會越多。一個34到36週,出生體重接近2000公克的早產兒,與 26 週、出生體重不到1000公克的「巴掌仙子」相比較,命運真是天壤之別。前者也許與一般足月的小寶寶沒什麼差別,而後者必須與死神搏鬥,常常走在生存的邊緣,即使成長了,也常需要更多的特別照顧。所以,早產兒的生理狀況,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出生週數一周之差,可能就有很大的不同。

早產兒所有的生理狀況,幾乎都可歸因於「不成熟」所造成的:

   1.

      皮膚不成熟,無法適當的防止水分喪失、無法保溫、防禦病菌的能力也較差,所以需要保溫箱、靜脈注射點滴等。
   2.

      呼吸系統的不成熟,使得寶寶無法獨立的維持足夠的呼吸與氣體交換,需要依賴氧氣、呼吸器,或者促進肺部擴張的藥物。
   3.

      腦部發育不成熟,自我的體溫控制能力較差,有時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因腦組織的血管也未成熟,易發生早產兒的腦室出血、腦室白質軟化。這種腦組織的傷害,就可能會帶給寶寶永久的後遺症。
   4.

      腸胃功能的不成熟,使的寶寶可能需要以鼻胃管餵食,有時吸收功能不佳,無法維持足夠的營養,還得靜脈注射營養針劑。

各個器官組織及代謝能力,都可能面臨不成熟所帶來的後遺症,出生週數越小、體重越輕的早產兒,可能問題就越多,成長的路就越坎坷。

這些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急性期的生存問題,主要是呼吸、心跳、電解質及水分的代謝,要能逐漸維持獨立生存所需。而成長過程,要能維持成長所需的營養,克服可能的感染問題。若能過關斬將,接著必須面對一些長期的後遺症,例如肺部慢性疾病,而長期需要氧氣;腦部神經受損,而造成肢體障礙、發育遲緩;視網膜上的血管發育異常,產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嚴重時會造成視力喪失。有些會讓照顧者困擾,增加照顧的困難;有些則會影響寶寶的發育,讓他無法像正常的寶寶。這些早產兒與家長,必須面對另一種長期的挑戰。

全方位居家照護對策

(1)餵食建議
(2)注意黃疸變化
(3)定時預防接種
(4)特殊狀況的照顧
(5)定期追蹤

用愛心、耐心陪他成長!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