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Google] Google Wave 即時版Gmail

Google Wave 即時版Gmail


收件人回應Wave訊息時,對方馬上可即時看到打出的訊息。
Google正著手改造電子郵件服務,以因應即時網路通訊的需求,並且讓網路通訊更井然有序。

Google上周四在舊金山舉行的Google I/O會議上公開發表研發多年的Google Wave,號稱是「未來的電子郵件」服務。這項服務將改造電子郵件的收件匣(inbox),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IM)、相片分享整合起來,若是開發人員共襄盛舉,還可與社群網路連成一氣。

這項計畫的領導人Lars Rasmussen指出,Google Wave的目標是「結合對話式的通訊與協作式的通訊」。

Rasmussen胞弟Jens成立的新創公司在2004年被Google收購後,兩兄弟便聯手推動Google Wave計畫。Rasmussen表示,他們的靈感來自於最常用的兩種網路通訊技術,即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他們認為,這兩種應用其實都根據相當古老的通訊技術--書信與電話。

Google共同創辦人Sergey Brin在產品發表會後的記者會中表示,已授權Rasmussen兄弟建立「Google史上最獨立自主的事業單位」。基於這兩兄弟開發Google Maps等技術的成功紀錄,當Lars向他提出改造網路通訊的計畫時,Brin傾向採取「樂觀其成」的態度。


Lars Rasmussen上台說明Wave功能
於是,Google Wave誕生了。這個服務以流行的「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方式組織網路對談,有點像是把Twitter、Friendfeed和Facebook的元素融合為一種服務,讓使用者即時直接回傳訊息給線上聯絡人、分享相片或文件,必要時還可增加或刪除參與對話的成員。

由此看來,Google Wave既不完全是公開的對話,也不完全是私下的對話。使用者在鍵入一則訊息、上傳相片或增加聯絡人的同時,就建立了一個「wave」。其他聯絡人也可事後再追加,而且,除非這個「wave」的發起人限制新成員加入,否則被加入者也可自己再加入其他的聯絡人。
Google Wave計畫經理Stephanie Hannon說:「每個看過簡報的人都表示,這對網路通訊提供另一種不同於前的、有用的方式。」(未完,請繼續下一頁)

目前Google Wave的功能很有限,但Google呼籲開發人員群策群力擴充其功能。Google將發布API(應用程式設計介面),讓開發者開始測試如何在自己的網站上引進Wave,或如何讓自己的服務與Google Wave結合起來。

Google預期Wave對開發者而言有三種用途,最明顯的就是把Wave當作對話入口(gateway for conversations) ,如同在Twitter、Friendfeed、Facebook、部落格和其他社群媒體網站所見一般。

第二種用途是,建立應用程式在一個Wave裡執行,類似開發者利用Facebook平台打造各種應用程式的方式。第一批的Google Wave應用程式中,可望出現線上多人對抗的遊戲。

至於第三種用途,Google建議開發者考慮利用Wave來改善企業內部目前的工作流程(workflow) 。Rasmussen舉軟體錯誤追蹤器(bug tracker)為例說,軟體開發者可把這些 bugs分成幾個waves,參與者把新bug傳上某個globalwave,再由領隊把bugs分派給同一wave裡的個別成員,而開發者在處理和清除 bug的同時,可針對某一特定的bug如何修補發表評論,這些事情都在同一對話串(thread)中進行。

Google Wave軟體目前只初具雛形,仍需開發者大力支援。也因此Google Wave的核心格式協定打算開放原始碼,讓開發者能打造自己的waves。

開發者的反應如何,將決定Google Wave有多大的影響力,畢竟市場上類似的概念已經很多。數月來,Google一直被追問是否計劃收購Twitter或其他擅長即時網路通訊的公司,目前為止Google都表示無此意願。現在我們知道原因何在了。(唐慧文譯)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