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印度寡婦之城 歷史500年

印度寡婦之城 歷史500年

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約一百五十公里的小城維倫達文,人口只有十幾萬,目前至少有五千名來自印度各地的寡婦居住,這座有名的「寡婦之城」,歷史已超過五百年。

在印度神話中,維倫達文是「英雄之神」克利什那的居住之地,城裡共修建超過四千所供奉克利什那的神廟。根據印度的民俗傳統,失去丈夫的婦女往往不能再婚,且大部分須離家獨自生活,一些寡婦輾轉來到維倫達文,並在克利什那廟安頓下來,表示願意終身侍奉這位英雄之神。

久而久之,愈來愈多人聚集在此,逐漸形成今天的規模。在最鼎盛時期,約有超過一萬五千名寡婦同時住在維倫達文,其中許多甚至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婦女。

所有來到維倫達文的寡婦,都把自己的姓改為「達西」,意為「奴僕」,代表願意終身侍奉克利什那,同時與夫家斷絕關係。每天一大清早,她們會前往神廟,花三個小時唱頌祈禱經文,睡前再重複一次。透過這份「工作」,這些寡婦每月可從當地廟宇獲得一百二十五盧比(約台幣八十八元)的生活補貼。

住在維倫達文的寡婦只能穿著素白紗麗,而且不能再佩戴任何首飾。在這個「乞丐都有鼻環」的國度,不能佩戴首飾凸顯出寡婦社會地位的低下。印度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她們安排到服裝廠等地方工作,幫助她們重新回到社會。

這些寡婦的命運也引起印度寶萊塢電影界的關注。二○○五年,美籍印裔導演曼德拉亞爾拍攝了一部《白色彩虹》電影,敘述四名不同年齡的寡婦被夫家拋棄到維倫達文,受到犯罪集團威逼而奮起反抗的故事。故事以一位年輕寡婦莫西妮‧吉里的真實經歷為原型。吉里目前已成為一個為寡婦積極爭取社會權利組織的負責人。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