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局限在中部地區活動的小黑蚊近幾年快速播遷、肆虐全台,都是人類自己惹禍。國科會「小黑蚊防治技術研發計畫」團隊走訪全台調查發現,休閒旅遊風氣日盛,小黑蚊也「搭便車」跟著趴趴走,造成小黑蚊肆虐全台。
鑑於小黑蚊危害嚴重,國科會去年起委託中興大學、台大、彰化師範大學及中台科技大學等學者組成研究團隊,進行三年的小黑蚊生態研究與防治技術研發,希望早日研究出小黑蚊防治技術與對策。
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杜武俊指出,小黑蚊不是蚊子,而是日本學者一九一三年在台中縣發現的吸血性昆蟲「台灣鋏蠓」。
他表示,小黑蚊過去曾在台灣許多地區出現,但危害不嚴重。現在除了屏東縣,幾乎全台都「淪陷」,連都會社區公園都看得到小黑蚊,中南部及花蓮地區受害最嚴重。
研究團隊進行全台田野調查研判,小黑蚊在近十幾、廿年快速從中部地區擴散到全台各地,可能原因包括氣候暖化;有機農業興起,降低農藥用量;休閒旅遊風氣盛行,隨人群移動擴散等。
杜武俊強調,民眾開車到郊外活動讓小黑蚊趁機「搭便車」跟著趴趴走。為驗證這項推論,研究團隊特別開車到野外實地試驗,發現車子在離開有小黑蚊處,平均約有五○%到六○%的機會,可以在車內找到小黑蚊。如打開車窗,車內找到小黑蚊的機會更高達百分之百,證實「搭便車」確實是造成小黑蚊擴散全台主因。
杜武俊指出,原本局限在中部鄰近山區村落的小黑蚊快速向都會區擴散危害,這些原應活躍於海拔一五○公尺以下的「小不點」也有向中低海拔山區遷徙的現象,連海拔約七百到八百公尺的日月潭也有小黑蚊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