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名稱】:十年去來 - 一個臺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
【檔案大小】:129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簡體中文
【檔案空間】:KF/4F/SU/FU
【上傳日期】:2018/11/22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內容簡介】:
讀天地大書,觀有情世間。台灣文化的異數,隱性台灣的標竿,直擊兩岸文化進程中的盲點與誤區。
本書是一位大陸記者對一位台灣文化學者的訪談錄,也是國內首部透過台灣文化觀察者眼光解析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變遷之作。受訪者林谷芳先生既是一位音樂學者,又是多年來活躍於台灣文化界的文化評論家,同時兼具禪者色彩。角色的跨界,眼光的多元,使得他的文化觀察與言說,涉獵到旅遊、民族融合、城市更新、兩岸藝術交流、文化傳承等諸多方面。既對兩岸文化發展進程中的軌跡進行了比較與梳理,同時也澄清了因為管道有限而映現於兩岸民眾心理的認識誤區。不同於一般將中國文化作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學者,林谷芳先生自認是中國文化的體踐者,他以一以貫之標舉中國的姿態,以及不下於六十多次的大陸之行,來回報中國文化的滋養與哺育,同時也希望通過此書,促進兩岸民心的理解與文化間的互補。
作者簡介:
林谷芳,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台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標舉宗門不共,所作恰可治時人「以禪為生命妝點」之病。在禪與藝術外,1988年後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孫小寧,資深媒體人。讀書,旅行,閱人,閱世。出版電影隨筆集《看得見風景 望不見愛情》(2013)、《印心》(2016)。散文《滇西筆記》獲第六屆(2014)在場主義散文獎。
編輯推薦:
以中國文化基底,細述兩岸交流發展;持禪者觀照之心,梳理民眾複雜心緒。
本書是較早以台灣學者的眼光看待大陸社會及兩岸文化交流的圖書。林谷芳先生也是《東方之子》欄目較早採訪的台灣人士之一。本書通過訪談形式對1988年兩岸開放以來林谷芳先生的大陸行做了回顧,談話涉及文化主體認同、改革大潮中的鄉村、民族融合、城市現代化、兩岸藝術交流、文化傳承、宗教等諸多話題,釐清兩岸因發展歷程不同而產生的各種差異,對兩岸人民交流時產生的心理誤區做了澄清,希冀以中國文化為基底,以文化互通、民眾互信為途徑,建立兩岸共同發展的未來。
【下載載點】:
【解壓密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