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消費] 迪化街的年貨大戰——台灣人怎麼過春節

迪化街的年貨大戰——台灣人怎麼過春節

迪化街的年貨大戰——台灣人怎麼過春節離春節不到一週了,這段時間,是台灣老百姓採辦年貨的時候。因為要在台北過春節,記者也跟風去逛了逛年貨大街。為了過個好年,完美收官,這也是商家使出渾身解數填滿荷包好過年的關鍵時期。台灣人賣東西的本事在這時展現得淋漓盡致。
   

台北,人們買年貨必去的地方不是超市,而是迪化街。迪化街初建於1850年代,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等的集散中心。1996年,台北市政府與小部分街道重整修復。為了重新推出整修過的迪化街,于農曆春節前半個月舉辦全台灣首創的“年貨大街”活動。從此一炮打響。迪化街由此成為台灣人春節過年準備南北貨、伴手禮、食品、中藥食材、零食等的定點採購中心。這條年貨大街的企劃範圍也逐步從迪化商圈擴展到後車站、寧夏夜市、華陰街等六大商圈。
   

打車去迪化大街,老遠就得下車,因為人流量太大,車輛實行管制不準進。和大陸一樣,台北有賣年貨的地方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挂。而騎樓林立古色古香,短短八百米長的那條,才是正宗的迪化老街。按照慣例,迪化街的路口通常會先留給賣果汁的攤販,因為逛年貨的時間一般都短不了,所以花60元新台幣買杯鮮榨的柳丁汁才好逛街。
   

台灣四面環海,很多人都是吃著海鮮長大的。過年圍爐自然少不了各式海鮮。迪化街的各式幹貨最多。和村南北貨是這裡的老店了,老闆說,他只要把精力放在挑好東西,保證品質上就行啦,老客戶自然會找到府來。
   

隔了三五個店面,就是“好望角”。雖說同樣是賣海鮮幹貨,他們卻連老外都派上陣了。從英國來台灣讀書的John被老闆臨時請來。因為是第一次“拉客”,所以John格外興奮賣力,腰彎50度,手往裏一揮:“謝謝裏邊請,歡迎品嘗好望角,我也喜歡吃。”John說,這是他現在說得最不磕巴的一句中文了。
   

各地的土特產平時賣的是“土氣”,現在拼的則是吸引力,所以都舊貌換新顏。比如宜蘭的礁溪溫泉皮蛋就多穿了件金外套,全部成了金蛋,雖然比平日價稍貴一點,可是金燦燦十分討喜,生意當然也不錯。北港的黑金剛花生則被堆得快沒過攤主的頭,外用紅對聯寫上:“無敵香!跪求!帶我走吧!”
   

過年少不了糖果,可是糖果攤大同小異,怎麼辦?記者發現,糖果攤位的銷售小姐顯然要比其他各種攤販漂亮不少。客人經過,她們會親手撥開一顆糖果請你試吃,從嘴裏甜到心裏,誰能不動心買上一把?
   

當然,賣東西也不一定非要活力四射,不動聲色有時候也很受人追捧。霞海城隍廟外賣古早味姜母茶、太白粉的劉老伯從頭到尾就沒吆喝過一句,他有張金字招牌——台灣著名文化人吳念真採訪。慕名而來的人排成了長龍,劉老伯照樣不緊不慢,而且桶裏的東西賣完就推車走,從來不多帶。
   

迪化街一路走到接近民權西路口這一帶,比年貨大街路段清幽許多了,“李亭香餅鋪”、“江記華隆”著名“豬肉紙”(即烤的極薄的豬肉乾),每天都是一齣籠門口就開始排隊。買幾塊餅、兩張“紙”,填填肚子,台北人拎著滿滿一大袋年貨要回家過年了。可能到家才發現,屋裏的冰箱櫥櫃早就堆滿了過年的吃食。不過,他們還是要在除夕前去迪化街逛逛。因為人擠著人,吆喝疊著吆喝,心會被這新年將至的喜悅填得滿滿的。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