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失智老翁,每當日落的傍晚時刻,就會出現嚴重的精神行為症狀,包括性情激躁、情緒古怪,甚至晚上不睡覺,讓家人十分困擾;醫師指出,國內約有2成的失智症患者,容易出現「日落症候群」的病徵,建議家人多安排白天的活動,夜間時提供適當的燈光,降低患者不安的情緒。
▲日落性情大變 恐失智症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黃長治表示,所謂的日落症候群,是在黃昏、傍晚或晚上時,有些失智症患者會發生焦躁、激動、吵鬧、大叫,甚至攻擊他人等精神行為問題,或原本精神行為更加異常,會變得更嚴重更混亂。據統計,國內約有2成以上的患者會出現日落症候群。
黃長治指出,發生日落症候群的真正原因不明,推測可能原因,包括房間昏暗看不清楚,易造成情緒不安及混亂;白天睡眠過多,導致生理時鐘混亂;一天體力疲憊,而沒有安全感,或與賀爾蒙失調有關。
當患者出現日落症候群如何改善?黃長治建議照顧者,白天時應多安排戶外活動及治療性活動,避免讓患者在家中睡覺,導致日夜顛倒等情形,入夜時也要提供適當的光線,減少患者的混亂及不安的情緒。
黃長治強調,照顧失智症者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需要極大的愛心及耐心,照顧者照護品質的好壞,也會影響病人的病情,照顧者應適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可以幫助病人的狀況穩定,以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
照顧失智症,需要極大的愛心及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