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六大致命毒物:毒藥愛好者最愛的化學品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六大致命毒物:毒藥愛好者最愛的化學品

六大致命毒物:毒藥愛好者最愛的化學品
164232il4diilee9g1g4gg.jpg
防凍劑是最被製毒者所喜愛的一種毒藥,因為它的味道是甜的

Deborah Blum是個毒藥愛好者,鍾愛有害化學試劑。她的新書《罪犯手冊:謀殺和紐約爵士樂時代法醫學的誕生》因銷售情況很好而被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翻拍成了電影。該書主要介紹了紐約首名法醫Charles Norris和毒理學家、法醫化學家Alexander Gettler在實際案例中總結的經驗。他們用精湛的法醫驗屍技術為幫助警察迅速抓獲殺人兇手並提供所需的確鑿證據。「Norris1918年剛來的時候,紐約政府就宣佈紐約的罪犯可以用自己的手段證明自己無罪。」Blum在最新一期的名叫Inquiring Minds(好奇的頭腦)的部落格中如是說。

164229azmwof2czedc9we9.jpg

砷、氰化物、氯仿這些都是20世紀20年代投毒者最愛的毒物,偵查每一個案件都是對科學一次次的挑戰。以砷來說,「它是無味的,投毒者可以將它放進任何食物裡面而不被受害者察覺。」Blum說,「因為無臭無味,法醫沒辦法知道它存在在受害者體內,因為它發作起來就和一般的自然疾病一樣,進入體內也無法被檢測出來。所以,哪怕法醫懷疑受害者是被投毒,也沒辦法提供確切的證據。也正是因為這個,砷成為了投毒者最愛的寶貝」。

自此,法醫學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投毒者沒多少機會肆虐猖獗了。不僅是時有發生的投毒案,環境汙染物也和毒藥一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也正因為人類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安全隱患,Blum在部落格中列出了六大危害性最強的現代毒物表。無論是對環境的損害還是致命的後果,下面六種毒物都是需要引起人們小心警惕的:

1.鉛

Jones' Kevin Drum一名普通母親,為我們記錄了鉛這種大自然自然產生的毒物對我們的危害。因為鉛是一種神經毒素,有阻礙大腦發育的危害,因此對兒童的毒害尤其突出。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土壤中、老房子的塗料裡、管道、口紅(含量微乎其微,被FDA鑒定為無害於人體健康)。「我沒法確切地說鉛作為毒物的一種會怎麼作用於人體產生怎麼嚴重的後果,但它確確實實是對人體有害的,」Blum說「但我想提醒人們,它存在於我們的世界而我們就這樣被它侵蝕著,每一個人都在頂著生命風險。」

2.砷

砷是以有毒而著名的類金屬,如今砷的危害已經不至於和以前一樣作為殺人犯的殺人工具,但它仍然在環境中存在對事物和水來說也是一個危險品。「砷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也是隱形的」,Blum說,「不管是含量高還是低都是有害的」。砷是在地殼中自然發現的,會滲入到地下水中,總有人會就喝到砷含量達到危險濃度的水。需要注意的是人們私自挖井取水使得砷中毒的風險升高。不僅在地下水,食物中也有砷的存在。砷是採礦和冶煉的副產品,會或多或少被帶入食物中,水稻製品尤其需要注意。長期接觸砷會導致各類癌症和其他健康威脅。


164230vnhvkij1v1iubhn1.jpg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天然砷

3.一氧化碳

「我特意Google搜索了一氧化碳值得人們警惕的毒性,我曾寫過的10條因為一氧化碳而患病或死亡的新聞」Blum說,「這樣的事多發在冬季,尤其是風暴過後或者持續低溫的時候」。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但如果在封閉空間內且濃度較高則能迅速致死。一氧化碳產生於燃氣器具、煙囪、熱水器、發電機和汽車。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計,每年有400美國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164231noxpi5r0om3rz6i6.jpg
▲一氧化碳探測器

值得注意的是,鉛、砷和一氧化碳都不是經過複雜的化學加工而成的物質,接觸後馬上就會有反應,而是持久性很強、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的自然產生的毒物。「它們的存在提醒我們,雖然我們現在對毒物的研究比Norris和Gettler那個時代的人更加深入,」Blum說,「但還是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水準」。

儘管惡意投毒事件並沒有20世紀20年代那麼猖獗,但還是不可忽視的。接下來介紹的三種毒物都是現代的惡意投毒者比較常使用的「殺人工具」。

4.乙二醇(防凍劑):乙二醇是防凍劑使用的化學劑中含量最多的物質。「這是美國的1號殺人毒藥」Blum介紹說。因為乙二醇是甜的,它可以在投毒者手中發揮很大的用處。而且,購買防凍劑一般不被看作是可疑的行動。

164232335zpo65s3x5z3p5.jpg
▲罪犯手冊PBS

下面是一個用乙二醇作案的案例:一個叫Lynn Turner的喬治亞洲女人在2004年被判謀殺了她的丈夫。後來證實是她的男朋友提供的防凍劑——這個在果凍和飲料中常見的東西。還有一個案例是休斯敦的一位醫生被指控涉嫌謀害同事。而他之所以被指控是因為他為同事倒了杯咖啡,並將乙二醇以「甜味劑」、「蔗糖素」的名義加入其中(此案仍在等候審判)。

「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常用它來作案,」Blum說,「它是一種討人厭的毒藥——它會在人體內代謝後形成名叫草酸鈣晶體,晶體非常尖銳能夠切割人的腎臟。」它不僅僅對人有致命作用對動物也是的。Blum介紹到,乙二醇這個『殺人首選』也曾被憤怒的鄰居用以毒害一隻寵物。

5.蓖麻毒蛋白

去年四月,美國國會大廈收到了一封還有「白色顆粒物質」的信封。這封信最後送到了密西西比洲參議員Roger Wicker的辦公室,經過對物質分析檢測,證實是蓖麻毒蛋白。蓖麻毒蛋白是一種極其致命的、自然產生的毒物,通過在蓖麻子和蓖麻油副產品中提取煉製。它可以以各種形態出現,包括粉末和噴霧。一旦被人體攝入,細胞會迅速死亡。

這並不是第一次有居心叵測的人想用郵寄信封的形式實行謀殺:2003年,在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的郵筒中出現了兩封裝有蓖麻毒蛋白的信封:一封在地址欄寫明郵向「白宮」。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佈的2003年寄往白宮的蓖麻毒蛋白信件

6.釙(Polonium)-210

最後我們來看真正的高科技投毒。釙-210是指放射性同位素釙-210衰變釋放的α粒子,只要它進入人體內哪怕只是微量都能令人放射性輻射中毒致死。

釙-210曾在一起因費用問題(但Blum認為,這是未經證實的)發生的謀害受害者Yassir Arafat的刑事案件而上過新聞。2006年,一個俄羅斯異政者 Alexander Litvinenko被證實是釙-210中毒死亡。釙-210不同於防凍劑,它沒那麼好獲取。你需要用一個核反應堆把它製成致死的量,但是它也存在於地殼,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小批量。

殺人犯利用這些物質謀殺,這樣的人一定「令人毛骨悚然、冷酷、有心計」的,Blum說,但從她的著作中研究毒物、得到啟示的讀者並不同於這些學毒殺人的人。

「我們大多數人都生存於這樣充滿危險的物質的環境中,而且我們並不想利用這些毒物去害人」Blum說,「我想,很多人都只是想看到我們的化學界更安全,而我認為探索歷史和認識真正的自己是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