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慢性C肝拉警報 增慢性腎臟病風險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慢性C肝拉警報 增慢性腎臟病風險

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噁心、臉色較黃,以及茶色尿等症狀時,小心罹患C型肝炎,以往外界對C型肝炎的關注大多侷限在肝癌、肝硬化,較疏忽C型肝炎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根據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研究團隊經過長達11年追蹤研究發現,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則為2%-6%,研究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都屬台灣的國病,但國內外的研究對於C型肝炎與慢性腎臟病之間的關係,一直未能釐清。研究團隊計畫主持人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宜鈞醫師表示,國內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為11%,而C型肝炎的盛行率則為2%-6%。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9千多名慢性C型肝炎患者及3萬7千多名非C型肝炎患者,追蹤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知名的國際期刊『腎臟國際化』( Kidney International)。

C型肝炎患增慢性腎臟病風險 應定期追蹤檢查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原本醫界所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壓等之外,還需納入C型肝炎。研究除證實C型肝炎會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之外,陳宜鈞醫師表示,進一步分析顯示,C型肝炎患者同時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硬化,具有最高的慢性腎臟病風險,高達8.44倍,其次為小於50歲的男性C型肝炎患者,風險為2.32倍,小於50歲的C型肝炎患者風險為1.9倍,男性C型肝炎患者風險為1.44倍,以及C型肝炎患者追蹤大於6年者,風險為1.35倍。

台灣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均具有高盛行率,此次研究已驗證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建議C型肝炎患者可透過檢驗血清肌酸酐、尿液常規檢查等,定期追蹤檢查。陳宜鈞建議,若發現同時罹患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皆需要積極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持續惡化。C肝若未治療,可能惡化為肝硬化、肝癌,而慢性腎臟病若未治療,則可能惡化至需要洗腎,皆不可輕忽。


若發現同時罹患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皆需要積極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持續惡化。

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注意事項:

1.帶原者要有正常規律的生活,注意飲食均衡,不喝酒、不要亂吃藥、不熬夜。

2.經血清檢查,確認為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患者,必須請醫師進一步診斷、治療指導。

3.C型肝炎可用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及Rivavirin治療,但請勿擅自使用,應遵照醫師指示治療。

4.C型肝炎與肝硬化、肝癌等病變相關性極高,在台灣,其相關性僅次於B型肝炎。

預防腎臟病惡化的方法:

1.在慢性腎臟病早期應著重於如何避免危險因子與延緩慢性腎臟病惡化,定期追蹤腎功能、電解質與尿液檢查,必要時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2.除此之外,可以藉由飲食控制來減少腎臟負擔如低蛋白、低鉀、低磷、低普林飲食,可輔以口服鈣片、磷結合劑、以及活性維他命D、紅血球生成素等藥物來治療。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