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大啖蟹黃 膽固醇破表人數多1成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大啖蟹黃 膽固醇破表人數多1成

又到了蟹美膏黃的秋季,老饕們大快朵頤大閘蟹同時,小心膽固醇超標!醫師指出,每到9、10月大閘蟹旺季,膽固醇突然飆破標準值的人數都會增加約1成,主因就是大啖大閘蟹或其他海鮮類。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日前收治1名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痛風的中年男性,原本病情穩定不需藥物控制,卻因連續2、3個星期跟朋友、家人聚會,海鮮大餐一攤接一攤,不到1個月,不僅膽固醇超標,三酸甘油脂、血壓也衝破標準值,只能靠藥物控制搭配飲食運動調整。初估至少需服3個月降血脂肪藥物,才能視情況停藥。

類似上述個案人數,每年總在秋蟹旺季明顯增加,顏宗海說,常見原本膽固醇控制穩定的高脂血症者(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過高者),抽血後各項指數突然破表。他提醒,膽固醇若長期控制不好,將增加罹患心臟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會。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大閘蟹富含的膽固醇大多集中在蟹黃、蟹膏,因此大啖螃蟹前,要先剔除蟹膏蟹黃,若克制不住淺嘗即可。蟹肉本身是低脂高蛋白食物,可當作一般肉類攝取,1天吃半隻蟹恰恰好,吃了蟹別忘了減少吃肉份量。

大閘蟹配啤酒常被視為絕妙組合,但劉怡里提醒,酒精在體內會轉化成三酸甘油脂,高脂血症者邊吃螃蟹邊牛飲啤酒,兩項指數同時飆高,更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養生健康中心主任喬聖琳則指出,蟹類跟冰品、各種瓜類、柿子等偏寒性食物一起吃,會使體質過寒;而螃蟹與茄子、生花生仁等同屬發毒食物同時下肚,則易導致過敏。

顏宗海說,帶殼類海鮮,如蝦類、螃蟹組織胺多,無論多新鮮清潔,都易誘發過敏反應。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指出,農民曆上與螃蟹相剋的食物,許多是因早年沒有冰箱,保存不良造成;現在只要讓螃蟹保持新鮮、確實煮熟,就不會有細菌感染導致嘔吐、腹瀉的情形發生。





TOP

ARTERY.cn